您的位置:

侵犯隐私权,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综合咨询

1077浏览

2024-07-29 11:56:29

郑文海

郑文海 律师

上海明庭律师事务所

 

  我国《民法典》第四编第六章规定,公民的个人信息及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非法侵害。个人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电话号码等,隐私包括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那么,侵犯隐私权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呢?

  隐私权是指个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侵犯隐私权承担的法律责任

  侵犯隐私权,是典型的侵权行为。侵权人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会承担刑事责任。

  行政责任

  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民事侵权责任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公民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个人隐私被侵犯的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侵害他人隐私权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刑事责任目前我国刑法中,虽然没有专门规定侵犯隐私权的罪名,但部分条款中包含着对隐私权的保护。

  1、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特定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通过信息网络或者其他途径发布公民个人信息的,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2、侵犯通信自由罪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通信自由罪。侵犯通信自由,包括盗取他人微信、个人账户、邮箱等,侵犯公民通信自由、通信秘密的行为。

  3、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通过安装针孔摄像头、网络摄像头、录音笔等方式,非法窃听、跟踪、密拍他人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

  4、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诽谤罪。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侮辱、诽谤行为的,被害人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