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行为人通过与相对人进行磋商,确定合同条款后,再由法人、非法人组织进行盖章确认,即法人、非法人组织通过盖章方式对行为人与相对人磋商后确定的合同条款予以确认。该交易流程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先有合同条款再盖章确认;二是盖章确认的是有权代表或者有权代理的行为人签署的合同,即代表或代理行为与盖章行为具有一致性; 三是法人、非法人组织加盖的是真章而非假章。
一是“真人假章”。
《民商审判会议纪要》第41条规定的即属此种情形,即尽管公章是假的,但行为人是有代表权或者代理权的,主要包括:
(1)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在合同书上签字;
(2)代理人以代理人身份签字;
(3)代理人尽管并未在合同书上签字,但能够证明其以代理人身份参与了缔约磋商。
此时,行为人有代表权或代理权,且签订的合同也体现了法人、非法人组织的意思,法人、非法人组织本应通过盖章行为予以确认。但其为逃避未来可能面临的责任,故意加盖假章,自然不应让其得逞。故即便盖的是假章,也不影响公司承担责任。
二是“有章无人”。
其指的是合同书上仅有盖章并无行为人的签字,如果能够确定合同系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在其权限范围内签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对法人、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反之,如果不能确定章系何人所盖或者系与何人进行缔约接触,当最终确定是假章时,当然不能对法人、非法人组织发生效力;即便认定盖的是真章,因为不能确定行为人,自然也谈不上适用代表或者代理制度的问题,故应当认定合同不成立。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