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
因此,职业病应认定为工伤。劳动者一旦患上职业病之后,在申请职业病鉴定的同时,也要申请工伤认定。
职业病诊断程序
1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提出诊断申请
申请时,当事人应当提供以下资料:职业史、既往史书面材料;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作业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2受理
对当事人所提供资料审核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不符合要求的应当通知当事人予以补正。
3调查取证
在职业病诊断过程中,除当事人提供的资料外,必要时,诊断机构要深入现场,针对诊断中的疑点进行取证。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诊断机构的要求为申请职业病诊断的劳动者提供有关资料。同时,进行临床检查和实验室 检查。
4诊断
参加诊断的医师应当根据临床检查结果,对照受理或现场取证的所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职业病诊断标准,提出诊断意见。
职业病诊断机构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时,应当组织三名以上单数职业病诊断医师进行集体诊断。
职业病诊断医师应当独立分析、判断、提出诊断意见,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干预。
职业病诊断机构对劳动者作出职业病诊断,必须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劳动者依据其诊断证明可依法享受职业病待遇。
引用法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