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提交辞职申请的员工在工作时受伤,仍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1. **工伤认定**: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这意味着即使员工已经提出辞职,但只要其在正式离职前仍在履行工作职责且在此期间遭受伤害,该伤害依法可以被认定为工伤。
2. **待遇保障**:一旦认定为工伤,员工有权享受停工留薪期工资、医疗费、康复治疗费用、伤残补助金等工伤待遇。即使在辞职过程中,只要工伤发生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这些权益不受影响。
3. **企业责任**:如果用人单位已参加工伤保险,则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相关待遇;若未参保,则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支付全部赔偿费用(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三条)。
4. **离职与工伤待遇**:即使员工在工伤治疗或康复期内提出辞职,并不影响其享有工伤待遇的权利,除非其书面明确表示放弃相关权利(法律快车法律咨询,宁波法律顾问团队解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员工可以撤销已提交的辞职申请,继续维持劳动关系。
5. **争议解决**:如用人单位不积极进行工伤认定申请或者对工伤待遇有争议,员工可自行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也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来源:法律快车、律图等法律服务平台信息)。
总结来说,无论是否已提交辞职申请,只要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发生工伤,劳动者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应当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赔偿。在实际操作中,确保通过合法途径寻求工伤认定及后续赔偿至关重要。
引用法条
工伤保险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