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离婚冷静期已在全国实行。自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起,离婚冷静期制度正式在全国范围内落地。该制度规定,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需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并向当事人发放《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反悔都可撤回申请。离婚冷静期旨在避免冲动离婚,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一、离婚冷静期全国实行了吗
离婚冷静期已经在全国实行。自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其中关于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生效。
1、法律规定内容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并向当事人发放《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向受理离婚登记申请的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并亲自填写《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书》。经婚姻登记机关核实无误后,发给《撤回离婚登记确认单》,并将《离婚登记申请书》《离婚协议书》等相关材料存档。自离婚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2、实施的意义
离婚冷静期的设立主要是为了避免夫妻双方因一时冲动而草率离婚。在现代社会,一些夫妻可能在争吵等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就决定离婚,而冷静期可以让双方有时间重新审视婚姻关系,理性思考离婚的决定是否正确,有助于维护家庭的稳定,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

二、离婚冷静期全国实行的影响
离婚冷静期在全国实行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1、积极影响
从积极方面来看,离婚冷静期确实让很多夫妻避免了冲动离婚。一些夫妻在冷静期内通过沟通和反思,解决了矛盾,继续维持了婚姻关系。这对于家庭的完整和子女的成长都有着积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减少因离婚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财产分割纠纷、子女抚养纠纷等。
2、消极影响
离婚冷静期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对于一些存在家庭暴力、虐待等严重问题的婚姻,冷静期可能会让受伤害的一方继续处于危险的境地,无法及时摆脱不幸的婚姻。也有观点认为,离婚是个人的自由选择,冷静期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种自由。
三、离婚冷静期全国实行的具体流程
在全国实行的离婚冷静期有着明确的具体流程。
1、申请阶段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共同到有管辖权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件和证明材料,包括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结婚证等。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进行初审,初审无误后,发给《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不符合离婚登记申请条件的,不予受理。
2、冷静期阶段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并向当事人发放《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冷静期。在冷静期内,任何一方反悔都可以撤回离婚申请。
3、登记(发证)阶段
自离婚冷静期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当事人应当持相关规定的证件和材料,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离婚申请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当事人的身份信息、离婚协议书等。符合离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综上所述,离婚冷静期已在全国实行,它既有积极意义也存在一定争议,并且有明确的实行流程。关于离婚冷静期,还有很多相关问题值得探讨,比如如何更好地保障受家暴一方在冷静期内的权益,如何进一步完善离婚冷静期的相关制度等。如果您在离婚冷静期等婚姻法律方面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法临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