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没有户口本,能办结婚证吗

2024-08-10 03:19:26

律师解答1条

黄明

四川省 南充

你好,一般不能,建议咨询一下当地民政局。

解答于 2024-08-10 07:01:23

热门法律问答

庞立伟 律师

山东省 日照

解答于 2025-08-06 01:12:55

妻子离家出走且电话被拉黑,留下两个孩子,这种情况确实让人焦虑又棘手。首先,稳住自己的情绪很重要,因为孩子还需要你的照顾,你的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可以按以下步骤逐步处理: 1. 优先照顾好孩子:确保孩子的饮食、睡眠、情绪稳定,尽量维持他们熟悉的生活节奏。如果孩子还小,可能需要临时请家人(比如父母、兄弟姐妹)帮忙搭把手,避免自己分身乏术,顾此失彼。 2. 尝试联系妻子的亲友:妻子可能会和信任的人联系,比如她的父母、闺蜜、兄弟姐妹等。诚恳地说明情况,表达你对她的担心和对家庭的重视,询问是否有她的消息,也让亲友帮忙传递你的关心(比如孩子的情况、你希望沟通解决问题的意愿)。 3. 反思可能的矛盾点:冷静回想最近是否有争吵、压力或未解决的问题(比如育儿分工、经济压力、情感沟通等),这有助于后续沟通时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但不要过度自责,矛盾往往是双方的,重点是找到解决办法。 4. 给彼此一点空间,但保持底线:如果她暂时不愿联系,不要过度纠缠(比如反复换号码拨打),以免让她更抗拒。但可以通过亲友传递“无论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好好谈,孩子需要父母”的态度,让她知道你在等待沟通,而不是逃避。 5. 必要时考虑报警(视情况):如果完全联系不上,且时间超过24小时,或者你担心她的人身安全(比如有极端情绪、意外风险等),可以向当地派出所报案,说明情况,警方可能会协助寻找(但需注意,成年人离家出走若自愿,警方一般以协调为主)。 6. 后续沟通的准备:一旦有机会联系,尽量保持冷静,先倾听她的想法和感受,避免指责或争吵。可以说“我知道你可能受了委屈,我们可以好好聊聊,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一起想想办法”,让她感受到被理解,而不是被对立。 最重要的是,先稳住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再逐步解决问题。婚姻中的矛盾需要双方共同面对,即使暂时有分歧,也可以通过理性沟通寻找出路。如果过程中感到压力过大,也可以寻求家人、朋友的支持,或者心理咨询的帮助。

庞立伟等 10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魏苏玲 律师

浙江省 杭州

解答于 2025-08-04 14:04:28

根据中国法律规定,您父亲的行为可能涉及以下法律问题,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一、关于抚养费拖欠问题 法律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1085条,离婚后父母仍需承担抚养费,金额可协商或由法院判决。 若已有生效判决/协议约定抚养费标准,拖欠3个月可能构成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刑法》第313条),但需经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后仍拒不履行才可能刑事立案。 维权步骤 ✅ 协商:书面催告(留存微信/短信记录) ✅ 起诉: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强制执行(需提供离婚协议/判决书+转账记录) ✅ 列入失信:法院可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二、关于擅自居住地下室问题 产权归属 若房产属您母亲个人财产:父亲无权居住,可报警要求搬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0条非法侵入住宅) 若属共同财产:需通过诉讼析产,但居住权≠免费使用权,可主张租金补偿 紧急处理 更换门锁(需注意避免肢体冲突) 向居委会/派出所报备 起诉排除妨害(案由:物权保护纠纷) 三、综合维权建议 证据固定 抚养费拖欠:银行流水、催要记录 非法居住:物业监控、证人证言 四、注意事项 ⚠ 避免自行暴力驱赶,可能反被指控侵权 ⚠ 若父亲经济困难,法院可能酌情减免抚养费 ⚠ 未成年子女可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

魏苏玲等 10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孙先格 律师

广东省 深圳

解答于 2025-07-31 08:55:32

针对您再婚老婆带来的孩子,抚养了11年,孩子现已结婚,且再婚老婆已不在,孩子也基本不管您的情况,您是否可以和孩子断绝关系,这主要取决于您与孩子之间是否形成了法律上的抚养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性质。一般来说,自然血亲产生的抚养关系无法断绝,而基于再婚等法律事实产生的抚养关系,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解除,但不建议轻易断绝。 ‌1、从法律角度分析抚养关系的性质‌: 如果您与再婚老婆带来的孩子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抚养关系(即您实际承担了抚养孩子的义务,孩子也视您为父亲),那么这种关系在法律上是被认可的。这种关系不同于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但同样具有法律约束力。 抚养关系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使再婚老婆已经不在,您与孩子之间的抚养关系也不会因此自动解除。除非双方协商一致,或者通过法律途径解除这种关系。 ‌2、关于断绝抚养关系的可能性‌: 在法律上,自然血亲产生的抚养关系(如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是无法断绝的。而基于再婚等法律事实产生的抚养关系,虽然理论上可能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除,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涉及复杂的情感和道德因素。 在您的情况下,由于您已经抚养了孩子11年,且孩子现已结婚,这种长期的抚养和陪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即使孩子现在基本不管您,也不应该成为您断绝关系的理由。从法律和道德层面考虑,不建议您轻易断绝与孩子的关系。 ‌3、法律建议与可能的法律后果‌: 如果您确实希望减少与孩子的联系或改变与孩子的关系性质,建议您先与孩子进行坦诚的沟通,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如果可能的话,尽量维持与孩子的良好关系,即使这种关系不再像过去那样紧密。 如果您试图单方面断绝与孩子的关系,而孩子认为您仍然有义务给予他一定的关爱和支持(例如,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那么孩子可能会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情感伤害。 ‌4、从情感和道德角度考虑‌: 除了法律层面的考量,还有情感和道德层面的因素。您与孩子之间共同生活了11年,这种长期的陪伴和抚养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基础。即使孩子现在基本不管您,也不应该忘记您曾经对他的付出和关爱。 从道德角度讲,作为孩子的“父亲”(即使是非亲生),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关爱和支持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即使孩子现在无法给予您同样的回报,也不应该成为您断绝关系的理由

孙先格等 10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郭广吉 律师

北京市 北京

解答于 2025-07-31 07:11:54

你好,老公出轨写下的保证书在一定条件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若保证书内容是其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合法权益,那么保证书通常具有法律效力。比如,保证书中关于财产分配的承诺,若符合上述条件,在离婚等纠纷中可作为财产分割的参考依据。 但是,协议中需要约定的是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一方个人财产,如果不是夫妻一方可以决定所有权的财产,既使约定了,也无法分割。 协议中约定你老公公的房产,需要你老公公签字同意才行。

郭广吉等 10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律师回复动态

张海龙
3天前

如果员工请假符合公司规定(如病假、事假等),且公司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支持因特定原因(如长期旷工、严重违反纪律等)进行岗位调整,同时调整后的岗位与原岗位工资水平基本相当、不具有侮辱性或惩罚性,且符合生产经营需要,那么降职可能是合法的。例如,员工长期旷工违反公司考勤制度,公司依据规定调整其岗位。 违法情形 若员工请假是合理合法的(如病假、年假等),公司无正当理由(如未达到法定调岗条件、未履行协商程序)直接降职,属于违法行为。 调整后的岗位工资大幅降低、工作内容明显不匹配或存在侮辱性,也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公司未遵循法定程序(如未与员工协商、未书面通知)进行降职,同样可能构成违法。 建议: 若遇到因请假被降职的情况,可先与公司沟通,了解降职原因和依据。 若认为降职不合理,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保留相关证据(如请假记录、工资条、调岗通知等),以便后续维权。

张海龙
4天前

若邀约者明知游泳地点存在危险(如非正规泳池、有警示标志等),未对被邀约者进行合理提醒或劝阻,且未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如未携带救生设备、未及时施救),可能需承担一定责任。例如,邀约者未告知水域深度、水流情况等关键信息,导致被邀约者陷入危险,可能被认定存在过错。 被邀约者自身责任 若被邀约者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游泳危险性有清晰认知(如明知是野外水域仍主动参与),通常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若其未采取合理安全措施(如未穿戴泳具、未评估自身能力),可能承担主要责任。 同行者救助义务 同行者在他人遇险时负有基本救助义务,如及时呼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若同行者因疏忽或逃避救助导致损害扩大,可能需承担相应责任。但若已尽力施救(如拨打急救电话、尝试救援),一般不承担主要责任。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同行者是否承担责任的核心在于是否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和救助义务。 建议: 避免在非正规水域游泳,选择有安全保障的场所。 若参与野外活动,提前评估风险并做好安全准备。 发生意外时,及时报警并尽力施救,避免因逃避责任导致后果加重。

龙莎
4天前

一、法律关系定性 1. 已成立买卖合同(书面/口头均可),且定金条款生效。 2. 你作为出卖人已履行“主给付义务”(交货),对方未履行“主给付义务”(付尾款),构成《民法典》第577条之违约。 二、你享有的权利 1. 要求继续履行:限期支付尾款+逾期利息(LPR上浮30-50%)。 2. 要求赔偿损失:因迟延付款造成的实际损失(仓储、资金占用等)。 3. 留置或拒绝后续交货:若合同约定“先付款后交货”或“所有权保留”,可暂不交付剩余货物。 4. 解除合同:对方迟延付款达到“催告后合理期限仍未履行”或“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可解除并要求赔偿损失,但已交付货物须返还或折价补偿。 三、四步维权流程(经济、快速) 1. 书面催告 • 3日内EMS发送《尾款催告函》,列明:合同依据、欠款金额、付款期限、逾期利息标准、逾期将追责。保留快递回执。 2. 对账固化证据 • 让对方在微信/邮件里确认“已收货、欠款金额、付款计划”,形成自认。如无书面合同,可补签《对账单》。 3. 诉前财产保全(可选) • 若金额较大或发现对方转移资产,可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冻结其银行账户/车辆/房产,防止执行难。 4. 起诉 • 管辖: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 • 材料:合同、送货单、对账单、催告函、付款凭证、利息计算表。 • 诉讼请求:尾款+逾期利息+诉讼费+保全费。 • 简易程序:标的额≤5万元且事实清楚,可适用简易程序,一般3个月内结案。 • 胜诉后仍不付款,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四、定金规则提示 • 若合同中“定金”性质明确,对方违约(拒付尾款),你已收取的定金不予退还;若你违约(未交货),须双倍返还。 • 定金最高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出部分视为预付款。

龙莎
4天前

结论先行 前车(爆胎车辆)大概率负主要责任,后车通常负次要责任;具体比例由交警现场勘验后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 责任划分要点 1. 前车过错 • 爆胎属意外,但在高速公路快车道停车且人下车,已构成“未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的违法行为。 •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8条:机动车在高速发生故障或事故后,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车上人员迅速转移到路肩或应急车道。前车仅在原地开双闪而未放置三角牌,属于未完成法定安全义务,应认定为事故原因之一。 2. 后车过错 • 高速行车负有保持安全车距、随时注意前方路况的义务。若后车未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则对追尾负有次要责任。 3. 责任比例参考 • 类似判例中,法院通常认定前车因未尽警示义务承担60%–70%的主要责任,后车承担30%–40%的次要责任。 实务提示 ① 立即报警并拍照固定现场;② 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后,按各自比例向保险公司索赔;③ 如有争议,可在收到认定书之日起3日内申请复核。 一句话总结 “爆胎不是挡箭牌,警示没做到位就要担主责;后车跟车过近也要担次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