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

#债权债务

2024-12-15 21:52:20

王彦

上海丰程律师事务所

咨询建议

借钱给别人,别人不还时,出借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催告还款:首先,出借人可以催告对方在合理期限内还款。这是通过协商方式解决纠纷的第一步。 2. 提起诉讼:如果对方拒绝还款,出借人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诉讼过程中,借条是起诉的有力证据,因此出借人应妥善保管好借条。法院将审查双方提供的证据,并作出判决。 3. 申请支付令:除了提起诉讼外,出借人还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支付令。支付令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债权实现方式。法院经审查认为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将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债务人在规定期限内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4. 申请执行:如果在判决或支付令生效后,对方仍不还款,出借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将采取强制措施,如查封、拍卖等,以确保债权的实现。 综上所述,当借钱给别人遭遇不还时,出借人可以通过催告、提起诉讼、申请支付令以及申请执行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整个过程中,保留好相关证据至关重要,以便在诉讼中提供有力的支持。 借给别人钱别人不还的,出借人可以催告对方在合理期限内还款;如果对方拒绝还款的,出借人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者依法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如果对方在判决或支付令生效后仍不还款的,出借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如果准备走司法途径,那么首先要准备的是诉讼材料,而其中对诉讼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证据。借条是起诉最有力的证据。但是有了借条不意味着一定能够打赢官司,借条之所以是有力的证据,主要是因为能直观有效的证明对方确实有借钱未还这一事实,但是如果借条写得不规范,失去了证明力,就不一定能胜诉了。 欠钱不还是常有的事情,对此,最好的办法是起诉,怎么获得诉讼的胜利就成了是否能要回借款最关键的事情。 一、借钱给别人,别人不还应该怎么办 遭遇别人借钱不还的向对方发出催告、协商都不还的可以准备好相关证据到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对方还钱。判决后对方依旧不还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对方有能力履行判决而拒不履行的,情节严重的,将涉嫌犯罪并将承担相关刑事责任。 二、欠钱不还如何诉讼 欠钱不还是民事纠纷,那么就可以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债务纠纷诉讼的程序一般包括如下步骤: 1、写好起诉书,起诉书为打印文件。除首尾部分外,主要是三大部分,其中“事实和证据”一般是起诉书的主体。 2、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诉讼费是指当事人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程序应当缴纳的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和其他诉讼费用。当事人应当向人民法院交纳的诉讼费用包括: (1)案件受理费; (2)申请费; (3)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和误工补贴。 3、法院审查确定受理后就会开庭审理。 4、法院判决。 5、执行判决。 民事案件审理时间:简易程序3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6个月内审结。 想要给自己借出去的钱加一层保护,最好不要忽略写借条这一程序。在借钱给他人之前,特别要注意他人借钱的用途,一旦有违法律法规,债权将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一、借条怎样写才有法律效力 要使借条有证明力,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纸张质量 一般借钱后都是一段时间后才会归还,中途如果出了差错就会导致借条毁损,证据的灭失。因此,不要随意拿一张纸写借条,最好是完整且质量较好的。 (二)借款金额写法 首先是数额的确定,关于借钱的数额不能随意,借多少写多少,最好用大小写,大小写要一致。曾有人就因为借款金额的不一致导致纠纷产生。 (三)借钱用途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写借条的时候只写借了多少金额,却很少写借钱的用途的。这里进行说明,借出去的钱不能用于非法活动,如明知对方借钱用于从事非法活动还借其钱,则这种债权不受法律保护。 (四)利率 和利息不一样,x%利率为年息,x‰利率为月息。约定的利率在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倍以内受法律保护,超过部分法律不保护。在借条中最好约定好具体的利率,明确具体金额。 (五)还钱时间 还钱时间的约定关系到诉讼时效,否则过了诉讼时效,债权将得不到实现,所以最好约定好还钱时间并且记入借条中。 二、怎样借钱给别人才是最安全的 1、考察借款人信用和借款用途。出借人要从借款人平时为人怎样、信誉如何、有无正当收入等细节综合分析偿还能力和信用度。对一时急需如看病、上学、建房等且有偿还能力的可以借款。对出手大方、花钱无度、不守信用者坚决不借。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违反法律、社会公共利益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民事行为无效。所以,问清借款用途很重要,若明知借钱是用于赌博、诈骗等违法活动,不仅可能血本无归,还有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签订借款合同。首先,出借人、借款人双方都必须完全自愿。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

参考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解答于 2024-12-15 21:52:20

热门法律指南

贵州礼门义路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5-10-11 10:13:55

河北和泽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5-10-05 08:40:14

四川明炬(雅安)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5-09-25 23:51:35

四川太白(涪城)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5-09-21 17:53:46

甘肃合睿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5-09-21 11:39:48

河北和泽律师事务所

解答于 2025-09-03 18:48:58

Group 1321316468@2x.png
问题没解决?试试极速问律师吧
平台口碑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联系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