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时期企业法务赋能经营:风险防控与价值创造双重路径

#企业法务

927浏览

2025-11-09 17:45:42

李玉红

李玉红 律师

北京市京师(沈阳)律师事务所

  在市场化竞争日趋激烈、监管政策不断收紧、数字经济深度渗透的新时期,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已从传统的合同纠纷、劳动争议,延伸至知识产权侵权、数据安全合规、跨境经营合规等多元领域。企业法务部门不再是单纯的“风险防火墙”,更成为支撑战略决策、护航业务扩张、创造商业价值的核心职能部门。本文结合最新司法实践与企业实操案例,从风险防控体系构建、核心领域风险应对、法务价值升级路径三个维度,探讨企业法务如何实现从“被动合规”到“主动赋能”的转型。

  一、构建全链条法务管理体系:风险防控的根基所在

  健全的法务管理体系是企业抵御法律风险的核心屏障,需实现“组织有保障、流程有规范、全员有共识”的全方位覆盖。

  (一)明确法务部门定位与组织架构

  法务部门应具备相对独立性与战略参与权,直接向决策层汇报,深度介入重大投资、并购重组、商业模式创新等核心经营决策。组织架构设计需适配企业规模:大型企业可设立首席法务官(CLO)统筹全局,搭建“总部法务+业务线法务+区域法务”的矩阵式架构;中小型企业可采用“专职法务+外部律师”的协同模式,确保核心业务全程有法律支持。关键在于厘清法务部门与业务、财务、风控等部门的职责边界,建立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

  (二)搭建全流程合规管理体系

  合规是法务管理的核心内容,需覆盖企业经营全流程。首先应制定统一的合规手册与专项指引,重点聚焦反商业贿赂、数据安全、环境保护、劳动用工等监管重点领域;其次建立“合规培训+风险排查+举报响应”的闭环机制,定期开展全员合规培训,针对高风险业务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开通匿名举报渠道并及时核查处置;最后强化合规文化建设,将合规要求嵌入岗位职责与绩效考核,实现“合规即日常”的全员共识。

  (三)建立动态法律风险预警机制

  法务部门需密切跟踪法律法规、监管政策的更新动态,结合行业案例,建立风险预警清单。针对劳动合同法修订、知识产权保护新规、数据安全监管政策等重大变化,及时出具法律意见书,协助业务部门调整经营策略;同时定期开展全业务线风险排查,对合同管理、知识产权、投融资等重点领域的潜在风险进行分级分类,制定专项应对预案,明确触发条件、责任主体与处置流程。

  二、核心领域法律风险应对:实务操作与案例指引

  企业法务需聚焦高频风险领域,精准施策、靶向防控,为业务发展扫清法律障碍。

  一)合同全生命周期风险防控

  合同是企业经营的核心载体,风险防控需贯穿“谈判-起草-审查-履行-争议解决”全流程。谈判阶段,法务应提前介入明确交易核心诉求,识别主体资质、履约能力等潜在风险;起草环节坚持“量身定制”,避免套用通用模板,重点明确标的描述、付款方式、验收标准、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确保权利义务对等可执行;审查环节需全面把控合法性、合规性与可操作性,不仅指出风险,更要提供建设性修改方案;履行阶段建立跟踪机制,关键节点留存书面凭证,发现违约迹象及时启动止损措施,固定相关证据。如某企业在设备采购合同履行中,通过法务部门设计的“分期付款+验收合格”条款,成功规避了卖方交付不合格产品的风险,减少损失近百万元。

  (二)知识产权保护与侵权应对

  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要素,2024年全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案件量同比增长18.3%,数字领域侵权占比超四成。企业需构建“预防-监控-响应”三位一体的保护体系:预防层面,做好商标、专利、著作权的全面注册与登记,对商业秘密采取加密存储、保密协议等防护措施;监控层面,利用技术工具对线上电商平台、社交媒体、镜像网站等进行常态化监测,及时发现仿冒、复制等侵权行为;响应层面,明确侵权处置流程,优先通过发律师函、协商和解降低成本,协商不成则根据侵权规模选择行政投诉或司法诉讼,同时警惕“碰瓷式维权”,对恶意抢注、虚假诉讼等行为积极应诉维权。如原创力文档通过公证固定镜像网站侵权证据,最终胜诉获赔并制止侵权行为,为数字内容企业提供了维权范本。

  (三)数据安全与跨境合规风险

  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数据合规已成为企业不可触碰的“红线”。法务需牵头建立数据全生命周期合规体系:数据收集阶段确保获得用户明确同意,不超范围收集;存储阶段采取加密、分级授权等安全措施;传输与出境阶段严格遵守数据出境安全评估、个人信息跨境标准合同等要求;处理阶段避免滥用用户数据,防范数据泄露风险。对于跨境经营企业,还需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差异,如GDPR的严格要求、东南亚国家的数据本地化政策,通过合规架构设计降低跨境合规成本。

  (四)劳动用工与争议化解

  劳动争议是企业最常见的法律风险之一,核心聚焦劳动合同签订、薪酬福利、解除终止等环节。法务应推动完善用工制度:确保全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明确岗位职责与薪酬结构;规范试用期管理、加班费支付、社保缴纳等合规要点;建立合法的绩效考核与奖惩机制,避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争议化解方面,优先通过协商、调解方式解决,降低对企业声誉的影响;诉讼阶段注重证据组织,如考勤记录、工资流水、规章制度公示凭证等,提高胜诉率。同时,针对新业态下的灵活用工、劳务派遣等模式,需明确各方权利义务,防范劳务派遣单位资质不符、同工不同酬等合规风险。

  三、法务价值升级:从风险防控到经营赋能

  新时期企业法务需突破“事后救火”的传统定位,以商业思维融入经营全过程,实现法律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协同。

  (一)深度参与战略决策,提供前瞻性法律支持

  法务应主动介入企业战略规划、投资并购、产品创新等重大决策,从法律视角评估可行性与潜在风险。如在并购项目中,开展全面法律尽职调查,识别目标企业的股权瑕疵、债务风险、合规隐患,为交易结构设计、对价谈判提供专业支撑;在产品创新中,提前布局知识产权保护,规避侵权风险,保障创新成果的市场价值。

  (二)优化商业交易结构,降低经营成本

  通过专业的法律设计,帮助企业优化交易模式、降低交易成本。如在供应链合作中,设计合理的付款与违约责任条款,平衡合作稳定性与风险防控;在融资业务中,对比不同融资方式的法律成本与风险,选择最优融资方案;通过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等方式,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变现。

  (三)构建合规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声誉

  合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法务牵头的合规体系建设,不仅能避免行政处罚与法律风险,更能提升企业在客户、投资者、监管机构中的信任度。如通过反商业贿赂合规认证,获得国际客户的合作认可;通过数据合规建设,增强用户信任,提升品牌价值。

引用法条

新时期企业法务的价值,早已超越单纯的风险防控,成为企业稳健经营的“守护者”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者”。构建健全的法务管理体系、精准应对核心领域风险、主动融入经营创造价值,是企业法务的核心使命。企业需重视法务部门建设与法务人员能力培养,推动法务工作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唯有如此,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为企业筑牢法律防线,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
Group 1321316468@2x.png
问题没解决?试试极速问律师吧
平台口碑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联系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