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中共同财产分割的法律要点与实务指南
在协议离婚中,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即双方协商一致即可。但达成一份能有效避免后续纠纷的财产分割协议,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关键层面。
一、明确分割范围: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
这是分割的前提。根据《民法典》第1062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2.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遗嘱或赠与合同明确只归一方的除外);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关键提示:个人婚前财产在婚后产生的孳息和自然增值(如婚前房产的增值、婚前存款的利息),原则上仍属于个人财产。但婚后共同还贷部分及其对应增值,则属于共同财产,需予分割。
二、恪守核心原则:如何做到“公平”分割?
法律规定的“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是你们协商的指导方针。
·平均分割是起点:法律上,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但这并非绝对,协商时可以此为基础进行调整。
·向弱势方倾斜:为保障子女未来的生活稳定,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在分割房产时可能获得适当照顾。女方或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承担较多义务的,有权请求补偿。
·惩罚过错方:若一方存在重婚、家暴等重大过错,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并在财产分割上可主张对其少分。
三、拟定协议条款:追求“明确”与“可执行”
协议条款的模糊是未来纠纷的根源。财产分割条款必须具体、可操作。
1.房产分割:这是重中之重。
·若房产归一方所有,给予另一方补偿款,协议需明确:补偿款的具体金额、支付方式(一次性/分期)、最迟支付期限,以及逾期支付的违约责任(如每日违约金)。
·同时必须约定产权过户手续的配合办理时限,以及户口迁出问题。
2.车辆、存款、金融资产等:
·需列明详细信息,如车牌号、开户行及账号、证券公司及账户等。
·明确归属及后续操作,如车辆过户时间、存款的转账日期。
3.公司股权、理财产品等复杂财产:
·此类财产价值评估复杂,建议先协商作价或寻求专业评估。协议中应明确股权/份额的归属,以及相应的折价补偿方案。
4.债务承担:
·必须区分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对于共同债务,应明确由谁承担。请注意,双方对债务的内部约定,无法对抗善意债权人,但承担方需向另一方承担违约责任。
最后的重要建议
切忌使用“各自名下财产归各自所有”或“其他财产已分割完毕”等模糊条款,除非您已通过尽职调查完全知晓对方财产状况并自愿放弃。实践中,常有一方利用此条款隐瞒财产,导致另一方合法权益受损。
对于涉及重大、复杂财产(如多套房产、公司股权、境外资产)的离婚,强烈建议在签署协议前咨询专业律师。律师能帮助您梳理财产、评估方案利弊,并起草一份权责清晰、能够有效执行的协议,这无疑是为您未来的安宁买下的一份关键“保险”。
本文仅为法律知识介绍,不构成任何正式的法律意见。在签署任何法律文件前,请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咨询执业律师。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