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拥有私家车,在方便了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说交通堵塞还有交通肇事。
而法律的完善以及摄像头的普及,让很多的肇事司机在出现交通事故后选择负责而不是逃逸,那么司机交通肇事后没有逃逸但是却造成了他人伤亡,这种情况下司机会面临什么责任呢?
一、肇事未逃逸但造成当事人死亡会如何判刑
如果说肇事司机在发生事故后没有逃逸,但是事故却导致了当事人死亡的话,除非死者对于此次交通事故负全部责任,否则的话,肇事司机是会被判刑的。
在《刑法》地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而根据最新交通肇事罪的立案标准以下行为属于特别恶劣情节:
1、死亡1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而如果交通肇事致1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会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二、一般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时间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7条的规定:
第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第二,交通肇事逃逸的,在查获交通肇事逃逸人和车辆后十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第三,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发生事故后的十天内,交通事故认证书就会完成,之后,相关机关就会把交通事故认定书交给当事人,如果对于认定书不满,可在三日内向支队事故处申请复核,如果依旧存在争议,可以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综合以上法律我们可以知道,交通肇事后不逃逸虽然不会影响最终的定罪,但是会在判刑的时候进行量刑。
如今的摄像头到处都是,希望大家不要心存侥幸心理,而如果想要尽量杜绝交通事故,就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每一条交通规则的背后,都是无数条血和泪的教训。
引用法条
上海市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若干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