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是可以约定不分割的。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当事人可基于自愿平等原则就财产分割进行约定,不分割财产的约定只要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就是有效的。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可约定婚姻存续期间财产及婚前财产的归属,不进行分割;在共有关系里,共有人也能约定不分割共有财产。
一、财产可以约定不分割吗
财产是可以约定不分割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当事人之间可以基于自愿、平等的原则对财产分割问题进行约定。
1、婚姻关系中的财产约定
在婚姻关系中,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意味着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不分割财产。例如,夫妻双方可以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双方的工资收入、投资收益等各自归自己所有,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不进行分割。这样的约定只要是双方真实意思的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是有效的。
2、共有关系中的财产约定
在共有关系中,共有人也可以约定不分割共有财产。比如,几个合伙人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合伙企业,他们可以约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以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样,家庭成员之间对于家庭共有财产也可以约定不进行分割。只要这种约定是所有共有人协商一致的结果,就具有法律效力。
二、财产约定不分割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财产约定不分割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这些法律规定为当事人约定财产不分割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这表明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对财产的约定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可以约定不分割财产。
2、物权编中关于共有财产的规定
在物权编中,对于共有财产,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可以分割且不会因分割减损价值的,应当对实物予以分割;难以分割或者因分割会减损价值的,应当对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取得的价款予以分割。同时,共有人也可以约定不分割共有财产,以维持共有关系。
三、财产约定不分割需要注意什么
虽然财产可以约定不分割,但在进行约定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约定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1、约定的形式
为了避免日后产生纠纷,财产约定不分割最好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协议可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且在发生争议时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例如,夫妻双方签订的财产约定协议,应当写明双方的基本信息、财产的范围、约定不分割的期限等内容。
2、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财产约定不分割不能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比如,不能通过约定不分割财产来逃避债务。如果一方在对外负有债务的情况下,与他人约定不分割财产,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那么这种约定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3、公平合理原则
约定不分割财产应当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如果约定明显对一方不公平,可能会在日后引发争议。例如,一方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迫使另一方签订不合理的财产不分割协议,那么另一方可以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请求撤销该协议。
综上所述,财产可以约定不分割,并且在婚姻关系和共有关系中都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但在进行约定时,需要注意约定的形式、合法性以及公平合理性等问题。如果您在财产约定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比如财产约定不分割后能否反悔、如何变更约定等,都可以在本站免费问律师,法临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