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的伤情确实符合评级标准,那怎么才能确保鉴定过程顺利,甚至为争取更高等级加点分呢?
这事儿有讲究!很多细节你不注意,可能就白白丢了一级,损失几万甚至十几万。今天教你3个准备技巧,都是实战经验总结。
第一招:timing(时机)是关键!别急着去!
一定要等伤情相对稳定、治疗终结后再去申请鉴定。比如骨折,要等骨头长好、取了钢钉或者功能恢复到稳定状态再去。如果还在康复期,功能没恢复到最好,你去鉴定,专家看到的就是你“半残”的状态,等级自然就低。耐心点,听主治医生的建议。
第二招:病历是“剧本”,要写得好!
鉴定专家没时间看你所有的治疗过程,他们主要看出院小结和最新的门诊病历。这几张纸就是你的“剧本”。
痛点要持续:如果你一直有腰疼、腿麻的症状,每次复诊都要明确告诉医生,并让他写在病历里!比如“患者主诉久坐后腰痛加剧,伴左下肢麻木”。这是证明你存在持续功能障碍的关键证据。
细节要具体:避免“好转”、“尚可”这种模糊词。最好是“关节活动度仅恢复至90%”、“肌力较健侧明显减弱”等客观描述。必要时,主动向医生询问并记录你的关节活动度等具体数值。
第三招:现场表现是“临门一脚”,要演得真!
鉴定当天,专家会给你做简单的体格检查。这不是让你装,而是真实、准确地反映你的日常痛苦和不便。
如实陈述:专家问你怎么样,不要硬撑说“没事”,也不要夸张说“快死了”。就事论事,描述你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困难:“弯腰洗头会痛”、“走路超过15分钟腿就麻”、“阴雨天伤口会酸痛”。这些生活化的描述非常可信。
配合检查,但显示极限:专家让你抬手、弯腰,你要做到你的最大极限,并在感到疼痛时及时说出来:“医生,到这里就有点疼了/麻了”。这能最直观地让专家感受到你的功能障碍。
魏律师的肺腑之言:
这些方法是为了帮助专家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你的真实伤情,避免因为沟通不畅或准备不足而被低估。绝不是教大家欺诈作假,虚假鉴定是违法的!
最后,最强外挂:在你去正式鉴定前,强烈建议把病历资料发给我这样的专业律师看一下。我们能:
帮你预判大概率等级,设定合理目标。
指出你病历中的关键点和遗漏点,告诉你下次复查该重点和医生沟通什么。
模拟鉴定现场,教你如何有效与专家沟通。
磨刀不误砍柴工,花一点小心思准备,可能换来赔偿金额的巨大提升。你觉得呢?
引用法条
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