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未成年人之间的签订的借条效力如何

#债权债务

876浏览

2025-09-01 11:25:07

刘怿

刘怿 律师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

  小到几十元的午餐费,大到数百元的游戏充值,未成年人之间常常会形成口头或书面的借贷约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未成年人消费能力的提升,未成年人之间的借贷纠纷也日益增多。

  网友咨询:

  未成年人之间的签订的借条效力如何?

  律师解答:

  未成年人之间签订的借条效力需要根据借款人的年龄和民事行为能力状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借条"是指借款人向出借人出具的,用以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的书面凭证,是民间借贷中最常见的证据形式之一。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意味着,如果借款方是不满八周岁的儿童,那么他签订的借条自始无效。八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如果借款金额较小,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如几十元的零花钱借贷),则借条可能被认定为有效;但如果借款金额较大,超出了其认知和判断能力范围(如数百元甚至上千元),则该借条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经过其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父母)的同意或追认后才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这意味着,如果借款人已满十六周岁且有稳定工作收入,那么他签订的借条与成年人签订的借条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律师补充:

  内容完备的借条的应包括以下内容:债权人及债务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信息;借款金额(本外币)、借款用途、利息计算、借款日期、还款时间;违约(延迟偿还)罚金、纠纷处理方式等。如有见证人或担保人,还应注明见证人或担保人信息并由此签字。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

  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出借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诉讼时,应当提供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借贷法律关系存在的证据。

  当事人持有的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没有载明债权人,持有债权凭证的当事人提起民间借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被告对原告的债权人资格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告不具有债权人资格的,裁定驳回起诉。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