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的情况十分常见,但房子的归属问题却常常引发争议。了解父母出资所购房子的归属规则,对于保障各方权益至关重要。接下来法临小编就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父母出资所购房子归谁
父母出资所购房子的归属需要分多种情况来看。如果是婚前,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例如,小李的父母在小李结婚前出资买了一套房子,并且将房子登记在小李名下,那么这套房子就属于小李的个人财产,即使以后小李结婚,这套房子的产权也只归小李。
如果是婚后,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民法典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比如小张的父母在小张婚后出资买房,并且登记在小张名下,那么这套房子就是小张的个人财产。若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例如小王和小赵结婚后,双方父母共同出资买房,登记在小王名下,若没有其他约定,那么小王和小赵按照双方父母的出资比例按份共有这套房子。
还有一种情况是,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房子是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不动产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民法典规定的原则,由不动产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二、父母出资购房离婚时如何分割
当涉及到父母出资购房离婚时的分割问题,首先还是要依据前面提到的归属情况来处理。如果房子是一方的个人财产,离婚时另一方一般无权要求分割。比如前面提到的小李婚前父母出资买的房子,离婚时其配偶不能要求分割这套房子。
对于婚后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按份共有的房子,离婚时按照各自的出资份额进行分割。例如前面小王和小赵的例子,离婚时就按照双方父母的出资比例对房子进行分割。如果是婚后一方父母出资,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的房子,离婚时先由双方协议处理。若协议不成,法院判决房子归登记一方,对于共同还贷部分及增值部分,登记一方要对另一方进行补偿。比如婚后小孙的父母出资买房登记在小孙名下,夫妻共同还贷,离婚时若无法协商,法院判决房子归小孙,小孙要对另一方就共同还贷部分及相应增值部分进行补偿。补偿的计算方式通常是,先计算共同还贷部分占总房款的比例,再用该比例乘以房子的增值部分,得出应补偿的数额。
在实际分割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房屋的市场价值、剩余贷款等因素。并且,如果双方在婚姻期间对房子的归属有特别约定,那么要按照约定来处理。比如夫妻双方约定婚后一方父母出资购买的房子为夫妻共同财产,那么离婚时就要按照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三、父母出资购房登记在他人名下怎么办
父母出资购房登记在他人名下也有不同的情形。一种可能是借名买房。比如父母因为限购等原因,借用子女或者他人的名字买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书面的借名买房协议,那么可以按照协议来主张房屋的实际归属。例如老陈因为限购政策,借用儿子小陈的名字买房,并且签订了借名买房协议,明确约定房子实际归老陈所有,那么老陈可以依据协议主张房屋的实际权益。
如果没有书面协议,但有其他证据证明是借名买房,如购房款的支付凭证、房屋的实际使用情况等,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争取房屋的实际归属。比如老陈虽然没有书面协议,但购房款都是从老陈的账户支付的,房子也一直由老陈居住使用,那么这些证据可以帮助老陈证明借名买房的事实。
如果是父母出资购房,登记在子女名下,并且没有明确表示是赠与还是借名买房等情况,可能会引发争议。若子女将房屋进行处分,如出售等,父母可能会面临权益受损的情况。此时,父母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如出资的证据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最终认定是赠与,那么父母一般不能再主张房屋的所有权;如果认定是借名买房或者其他情况,父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主张相应的权益。
综上所述,父母出资所购房子的归属问题比较复杂,要根据具体的出资时间、登记情况等多种因素来确定。在涉及离婚分割以及登记在他人名下等情况时,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比如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父母出资购房后房子归属不明确、离婚分割有争议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咨询律师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