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责任认定的关键因素
1.超载的认定
交警判定超载的依据是车辆的实际载货量超过行驶证上核定的载质量。若行驶证未明确标明核定载质量,需通过车辆型号、技术参数或交管部门记录确定。若实际载货(5吨)确实超出核定值,则超载成立。
2.货主的注意义务
合理审查义务:您已通过微信询问司机载重能力并要求查看行驶证,尽到了初步审查义务。
进一步核实的必要性:若行驶证未载明核定载质量,您作为非专业人士可能难以直接判断,但若能通过其他公开渠道(如车辆型号查询)核实而未操作,可能被视为未尽到充分注意义务。
3.司机的过错
司机作为专业运输方,应清楚车辆的实际载重能力。其错误告知可能导致主要过错归于司机。
二、法律依据与责任划分
《民法典》第1165条:过错责任原则,需证明您是否存在过失。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2条:超载处罚主要针对驾驶人,但货主若指使超载可能连带担责。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若货主明知或应知超载仍委托运输,需承担相应责任。
三、您的风险与应对建议
1.责任风险
-如能证明已尽合理审查义务(如聊天记录、行驶证照片),可能减轻或免除责任。
-若法院认为您应进一步核实载重(如查询车辆技术参数),可能认定存在过失,需承担部分赔偿。
2.证据准备
-保存完整的微信聊天记录,证明您明确询问且司机确认载重为12吨。
-申请调取车辆技术档案,明确核定载质量。
-获取交警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分析超载在事故中的因果关系。
3.协商与诉讼策略
协商解决:考虑到货物价值较低,可尝试与司机家属协商象征性补偿,避免诉讼成本。
诉讼应对:若被起诉,主张已履行合理注意义务,强调司机过错为主因,并举证行驶证信息不全导致您无法进一步核实。
四、补充建议
未来风险防范:签订书面运输协议,明确载重、车辆资质等条款,并要求对方提供行驶证、道路运输证等完整文件。
保险覆盖:为货物购买运输保险,转移潜在风险。
结论
您是否担责取决于超载事实是否存在、您的注意义务是否充分履行。现有证据(微信记录)对您有利,但需结合车辆实际核定载重综合判断。建议尽快咨询律师,收集车辆技术参数等关键证据,制定针对性应诉策略。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