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网友咨询:
我最近要起诉一个欠钱不还的朋友,听说可以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但不知道具体要准备哪些材料?是不是很复杂啊?
律师解答:
(一)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材料。如身份证复印件、常住人口信息资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载明的企业信息等。
(二)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书。申请书应载明下列事项:申请人、被申请人基本情况;请求保全数额或者争议标的,明确被保全财产信息或者具体的被保全财产线索(如保全对象、数量、种类、性质、价值、所在地等),如果申请保全多项财产的,应注明保全每项财产限额;写明较为详细的事实与理由;写明申请采取适当的保全方法,但采取何种保全措施由法院决定。为财产保全提供担保的财产信息或资信证明,除传统现金担保外,现在多数法院接受多种担保形式。
提示:各地法院对材料要求存在细微差别。有的法院推行电子化提交,有些地方法院要求纸质材料当面递交。建议提前电话咨询或查阅法院官网指引。
律师补充:
人民法院在受理诉前保全案件前,应当审查当事人提供的担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申请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应当提供相当于请求保全数额的担保,但情况紧急且特殊的例外。申请诉前证据保全、行为保全的,担保的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申请人申请诉前财产保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确定担保数额:
(一)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工伤赔偿;
(二)婚姻家庭纠纷中经济困难;
(三)因见义勇为遭受侵害请求损害赔偿;
(四)其他可以酌情确定担保数额的情形。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四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