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会怎样

#综合咨询

968浏览

2025-04-28 15:30:23

刘达

刘达 律师

北京市京师(深圳)律师事务所

  财产报告制度,是指申请执行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后,法院向被执行人发送《报告财产令》,要求被执行人按时、按要求主动上报个人(或单位)的责任财产情况,由此督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网友咨询: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会怎样?

  律师解答:

  执行的核心是财产执行,查明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是强制执行程序的重要环节,是人民法院采取控制、变价等执行措施的基础,是顺利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前提。被执行人报告财产是财产调查的重要途径,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处罚是很重的:

  (一)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

  (二)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等措施。

  (三)对有能力执行的被执行人,因拒绝报告或虚假报告财产情况,在采取罚款或者拘留等强制措施后仍拒不执行的,还将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犯罪记录会伴随被执行人终生,也可能会影响子女的政审,很难进入国家单位工作,报考军警学校等。

  (四)被执行人为公务员的,则其将面临开除公职的政务处分。

  律师补充:

  被执行人应当在报告财产令载明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书面报告下列财产情况:

  (一)收入、银行存款、现金、理财产品、有价证券;

  (二)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不动产;

  (三)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

  (四)债权、股权、投资权益、基金份额、信托受益权、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

  (五)其他应当报告的财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财产报告程序终结:

  (一)被执行人履行完毕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的;

  (三)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的;

  (四)人民法院认为财产报告程序应当终结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九条被执行人拒绝报告、虚假报告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报告财产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