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酒后签署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综合咨询

831浏览

2025-04-27 13:41:54

黄长溪

黄长溪 律师

广东商建律师事务所

  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仅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网友咨询:

  上周陪客户喝酒,喝多了签了一份合同,现在清醒后觉得条款对自己很不利。这种情况能主张合同无效吗?法律上对酒后签合同是怎么规定的?

  律师解答:

  在商业社交场合,饮酒后签署合同的情况并不少见,从法律角度看,酒后签署合同的效力认定涉及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性等多个法律概念,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合同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以及是否违背公序良俗。‌若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违背公序良俗,那么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若因醉酒导致对合同性质、内容产生重大误解,可能构成民法典规定的重大误解情形,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但需注意,撤销权行使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且需承担举证责任。如果合同相对方明知行为人处于醉酒状态,仍利用其判断力低下签订明显不公平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律师补充: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