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购遇坑?消费者必知的3大维权利器

#综合咨询

847浏览

2025-04-23 10:35:50

侯法政

侯法政 律师

上海市建纬济南律师事务所

  网络购物纠纷频发,商家虚假宣传、赠品质量问题、退货难等痛点困扰消费者。本文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民法典》合同编,梳理核心维权路径。

  一、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法定边界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网购商品(除定制、鲜活等特殊品类)可七日内无理由退货。但需注意:商品需保持完好,包装、标签未损坏,否则商家可拒退。若商家以“已拆封”为由拒绝,可援引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不影响商品完好即应退货”的规则主张权利。

  二、虚假宣传的“退一赔三”规则

  商家虚构商品功效或伪造销量数据,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消费者可要求退款,并主张三倍赔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2024年上海某案例中,消费者凭商家直播录屏中“全网销量第一”的虚假宣传记录,成功获赔1.2万元。

  三、赠品维权的法律突破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二条规定,赠品质量问题造成损害,商家需担责。例如网购手机附赠充电器爆炸,商家不能以“免费赠送”免责。若赠品本身与主商品关联销售(如“满赠活动”),可要求按主商品价值比例赔偿。

  律师行动指南:

  1.下单时截图保存商品描述页、促销承诺;

  2.签收时录制拆箱视频,固定商品原始状态;

  3.遇纠纷优先通过平台投诉(《电子商务法》第六十条),平台未处理的,可向商家所在地消协投诉并同步发起民事诉讼。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