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现场私了后对方拒赔、保险拒付的情况屡见不鲜。本文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民法典》解析事故处理核心流程,避免“私了陷阱”。
1.法定证据固定
即便选择私了,也必须立即拍摄现场照片(含车牌、剐蹭部位、道路标线),拨打122备案(《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2023年苏州法院判例中,车主因未留存刹车痕迹照片,导致无法证明对方逆行,最终承担30%责任。
2.赔偿协议效力
口头私了无法律约束力,书面协议需载明:“放弃保险理赔视为违约,需支付违约金”(《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杭州两车剐蹭后签署的简易协议因缺少身份证号和违约责任,被法院认定无效。
3.法定索赔路径
72小时补报警:向交警部门补办事故认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八条)
伤残重新鉴定:对调解书认定的伤残等级有异议,可申请司法鉴定(《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4.4条)
代位追偿:己方保险公司垫付后,可代为起诉责任方(《保险法》第六十条)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