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抢劫罪最高可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抢夺罪最高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刑事法律领域,抢夺罪与抢劫罪虽一字之差,但其法律性质、构成要件及量刑标准却大相径庭。作为公民,了解这两者的区别,对于维护自身权益、增强法律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对律师而言,区别二者,可以更好的进行辩护。
【因抢夺/劫被拘留,家属怎么办,点此微信咨询律师】首先,在客体侵犯方面。抢劫罪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即不仅侵犯了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还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这意味着,在抢劫过程中,犯罪分子往往会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手段,使被害人处于不能反抗或无法反抗的状态,进而劫取财物。而抢夺罪则主要侵犯的是单一的客体——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抢夺行为通常发生在被害人未及防备之时,通过突然夺取的方式获取财物,虽然也可能造成被害人身体伤害,但并非其主要目的。从客观行为看,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强制方法,强行劫取公私财物。这里的暴力、胁迫等手段,是为了排除被害人的反抗,从而实现对财物的非法占有。而抢夺罪则表现为乘人不备,公然夺取数额较大的财物,使他人来不及反抗。抢夺行为的核心在于“乘人不备”和“公然夺取”,且要求抢夺的财物达到一定数额标准,方可构成犯罪。从犯罪后果要求不同。在犯罪后果方面,抢夺罪与抢劫罪也有不同的要求。抢劫罪对财物的数额没有明确要求,只要实施了抢劫行为,无论劫取财物的数额大小,均构成抢劫罪。
这是因为抢劫行为本身已严重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其社会危害性极大。而抢夺罪则要求抢夺的财物数额较大,根据司法解释,抢夺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方可认定为“数额较大”,进而构成抢夺罪。最后,在主观故意上,抢劫罪与抢夺罪也存在明显差异。抢劫罪是希望或准备以武力或类似性质的力量,迫使被害人在不能反抗或无法反抗的情况下失去财物。而抢夺罪则是以突然取得财物的故意实施的,犯罪分子希望通过趁被害人不备而取得财物,而非通过武力威吓迫使被害人失去财物。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