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实践中,起诉状是当事人开启诉讼程序的关键文书。而如今,“要素起诉状”正悄然改变着这一传统模式。2024年3月4日起,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发布的要素式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开始试行,并于2025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全面推行。
要素起诉状,简而言之,就是将案件的关键信息以表格化、要素化的方式呈现,当事人只需按图索骥,勾选或填写相关内容即可。这种形式的起诉状,对律师和当事人都极为友好。对于当事人来说,尤其是那些没有聘请律师的自然人,要素起诉状就像一份清晰的“填空题”,降低了书写起诉状的难度,避免了因不会写、写不全而导致的立案难问题。比如在民间借贷纠纷中,当事人只需填写借款金额、时间、还款期限等关键要素,就能快速完成起诉状。
对律师而言,要素起诉状则有助于快速厘清案件争议焦点,精准把握对方诉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准备证据和答辩。它还能优化律师的工作流程,提升办案效率。
此外,要素起诉状的推广也助力法院提升了立案和审判效率。通过这种格式化的文书,法官能迅速抓住案件核心,推动案件快速审理。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