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一般情况下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但对于弃婴这一特殊情况,需要区别对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然而,在弃婴的案例中,如果生父母实施了遗弃行为,严重损害了子女的权益,这种遗弃行为可能导致生父母丧失要求子女赡养的权利。
二、实际操作中的认定遗弃行为的判定若生父母将婴儿抛弃,使得婴儿处于生命、健康面临严重危险的境地,并且这种遗弃是故意为之,没有履行基本的抚养义务。
在弃婴被他人收养且合法办理收养手续后,弃婴与收养人形成了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此时弃婴对生父母没有赡养义务。
如果弃婴没有被合法收养,在成长过程中与生父母重新建立联系,但生父母遗弃行为情节恶劣的,从公平和保护被弃者权益的角度出发,弃婴也可以拒绝赡养。
证据的重要性在实际的法律纠纷中,弃婴需要提供证据证明生父母的遗弃行为,如当年被遗弃的地点、证人证言、相关机构的证明等。
如果无法提供足够证据证明遗弃行为,在生父母年老体弱、缺乏生活来源时,可能仍面临被要求履行赡养义务的情况。
总之,弃婴长大后是否有赡养生父母的义务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生父母遗弃行为的具体情况、是否存在合法收养关系等来判定,法律旨在平衡双方的权益并维护公平正义。
引用法条
《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