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人干活受伤,雇主是否承担责任以及承担多大责任,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一般来说,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如果雇主存在过错,比如对雇员的选任有过错(例如某些劳务需要专业技能才能完成、从事的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资质,而雇主没有审查从业者是否具备相应资质),或者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如未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未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未对雇员进行必要安全培训以及对雇员的不安全操作未进行提醒等),那么雇主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如果雇员自身也存在过错,例如没有尽到安全注意义务等,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在实际案例中,法院会结合具体案情及双方在事故中的过错程度来确定责任比例。不同法官对类似情况可能认定相差较大的责任比例。
例如,在蠡县法院审结的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中,法院认定原、被告之间存在雇佣关系,雇员在装车过程中不慎从货车上跌落摔伤。法院依据相关规定,判定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但原告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提供劳务过程中未尽到注意义务,也需承担一定责任。最终确定被告承担60%的责任,原告自负40%的责任。
如果双方对责任划分存在争议,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由法院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定。同时,建议雇主为雇员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雇员在工作中也要注意自身安全。
如果你遇到了具体的法律纠纷,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