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合同明明没有约定,为什么会被判令赔偿?

#劳资纠纷

925浏览

2024-03-12 13:57:30

徐洋洋

徐洋洋 律师

山东豪德(济南)律师事务所

      基本案情:2021年4月,爱美丽公司与鸿泽公司签订了一份总价为67万余元的《服装购销合同》(均为化名)。爱美丽公司在履行完合同相关义务后,依法向国家税务总局某区税务局提出出口退税申请。区税务局根据出口退税业务申请流程,向鸿泽公司所属地区的税务局发函,函告该税务局向鸿泽公司核实情况后回函,后因鸿泽公司未配合情况核查,以致爱美丽公司申请出口退税无法实现。爱美丽公司获知原因后多次催促,鸿泽公司却表示已经履行完合同所约定的交付义务,对合同未约定的配合出口退税核查事宜等事项不愿配合。爱美丽公司无奈,只得将鸿泽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因无法办理退税产生的损失7.7万余元。

  法院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本案中,爱美丽公司与鸿泽公司签订《服装购销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当属合法有效。根据约定,鸿泽公司的主要合同义务在于交付货物,双方并未约定应当配合爱美丽公司办理出口退税,但协助办理出口退税应当属于上述所规定的附随义务。首先,配合办理出口退税,对相关交易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并不增加鸿泽公司的履行负担。其次,鸿泽公司已收到税务机关发出的补交资料及核实交易的通知,未提供证据证明其不予配合存在不可归责于自身的客观原因。基于此,爱美丽公司主张鸿泽公司违反合同附随义务,对其不能取得出口退税存在过错,进而要求其赔偿不能退税而产生的税款损失7.7万元,法院予以支持。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