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什么情况下民事案件可向原告所在地的法院起诉?

#综合咨询

1144浏览

2023-12-21 11:59:34

何飞

何飞 律师

贵州新长征律师事务所

  民事案件可向原告所在地的法院起诉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

  1. 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四种情形:

  - 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没有经常居住地,由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 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 对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或者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2. 合同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中,双方约定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3. 合同未约定履行地或约定不明,接收货币一方起诉的,可在原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4. 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等涉及人身权益的案件,可以在原告住所地法院起诉。

  5. 被告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原告可以在其住所地法院起诉。

  6. 被告一方被注销城镇户口的,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以上条件满足其一,原告通常可以在自己的住所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但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管辖规定可能会因法律法规的更新和修订而发生变化,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以最新的法律规定为准。

引用法条

民事诉讼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