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对方在我这里订 当时只付了一千订金 我这边正常生产 正常发货到地方后 不收货不结尾款

2025-08-07 14:02:27

律师解答8条

龚永青

江苏省 苏州

你好,在的,可以与我1v1沟通。

解答于 2025-08-07 15:40:05

陈柏有

江苏省 苏州

需要问的是什么,详细描述一下情况

解答于 2025-08-07 15:37:56

张小倩

江苏省 苏州

苏州 张律师,主营婚姻家事、债权债务、合同纠纷及刑事辩护,如有相关问题,随时 联系!

解答于 2025-08-07 15:32:49

范海玲

广东省 深圳

可以再详细的描述一下问题,方便这边给到你专业的解答。

解答于 2025-08-07 15:26:12

杨红伟

河南省 郑州

你好,可按下列步骤处理: 一、立即固定证据 1 保存合同、订单、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物流单、到货照片、对方拒收录音或书面回复。 2 向物流方索要加盖公章的“收货人拒收”证明,注明时间、地点、理由、在场人员。 二、正式催告 用EMS或微信、邮箱等可留痕方式发《催告函》:要求对方在收到函件三日内支付余款并提货,否则追究违约责任并处置货物。保留快递回执、签收记录。 三、协商减损 对方若提出质量异议,可要求其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或同意现场拆检并录像;若只是资金困难,可协商部分付款后提货、分期、或由第三方代销,但须签补充协议并重新约定违约金。 四、依法处置货物 1 合同若约定“买方拒付余款,卖方有权转卖”,你可在再次通知后把货转卖,转卖差价、仓储费、运输费由对方承担。 2 合同无约定时,将货物提存公证处或委托第三方仓库存放,提存费用由对方承担,并书面通知对方领取。 五、追讨尾款 向法院起诉,主张: 支付余款 逾期付款违约金(按合同或LPR1.5倍计) 仓储、运输、提存等实际损失 诉讼费、保全费、律师费(若合同已约定) 同时申请财产保全,冻结对方账户或查封同等价值财产。 六、防范再犯 1 今后订单约定:30%预付款+发货前付清余款或信用证; 2 设置所有权保留条款:尾款未付清前货物所有权归卖方; 3 购买国内短期贸易信用保险,转移拒付风险。

解答于 2025-08-07 15:08:46

刘洋

江西省 南昌

正常发货后,对方不收货,是单方面的违约,您这边可以主张让他承担违约责任同时保管货物的费用也应该由对方承担。

解答于 2025-08-07 15:08:28

查看全部 8 条解答

热门法律问答

龙莎 律师

广东省 广州

解答于 2025-08-07 14:02:27

一、法律关系定性 1. 已成立买卖合同(书面/口头均可),且定金条款生效。 2. 你作为出卖人已履行“主给付义务”(交货),对方未履行“主给付义务”(付尾款),构成《民法典》第577条之违约。 二、你享有的权利 1. 要求继续履行:限期支付尾款+逾期利息(LPR上浮30-50%)。 2. 要求赔偿损失:因迟延付款造成的实际损失(仓储、资金占用等)。 3. 留置或拒绝后续交货:若合同约定“先付款后交货”或“所有权保留”,可暂不交付剩余货物。 4. 解除合同:对方迟延付款达到“催告后合理期限仍未履行”或“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可解除并要求赔偿损失,但已交付货物须返还或折价补偿。 三、四步维权流程(经济、快速) 1. 书面催告 • 3日内EMS发送《尾款催告函》,列明:合同依据、欠款金额、付款期限、逾期利息标准、逾期将追责。保留快递回执。 2. 对账固化证据 • 让对方在微信/邮件里确认“已收货、欠款金额、付款计划”,形成自认。如无书面合同,可补签《对账单》。 3. 诉前财产保全(可选) • 若金额较大或发现对方转移资产,可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冻结其银行账户/车辆/房产,防止执行难。 4. 起诉 • 管辖: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 • 材料:合同、送货单、对账单、催告函、付款凭证、利息计算表。 • 诉讼请求:尾款+逾期利息+诉讼费+保全费。 • 简易程序:标的额≤5万元且事实清楚,可适用简易程序,一般3个月内结案。 • 胜诉后仍不付款,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四、定金规则提示 • 若合同中“定金”性质明确,对方违约(拒付尾款),你已收取的定金不予退还;若你违约(未交货),须双倍返还。 • 定金最高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出部分视为预付款。

龙莎等 10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张海龙 律师

河北省 石家庄

解答于 2025-08-06 05:15:45

建筑施工合同履行中产生争议后,解除合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协商解除 合同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就解除合同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解除协议。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可以对争议事项进行讨论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协商解除合同是较为和平、快捷的方式,能够避免诉讼或仲裁的繁琐程序和高昂成本。 约定解除 在签订建筑施工合同时,双方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当约定的解除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例如,合同中约定如果发包人未按约定支付工程款达到一定期限,承包人有权解除合同;或者如果承包人未按约定的工期完工,发包人有权解除合同等。 法定解除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或者政府政策调整、战争等不可抗力事件,导致建筑施工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合同目的无法实现,双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例如,承包人明确表示不再履行施工义务,或者发包人明确表示不再支付工程款等,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如承包人未按合同约定的工期完工,经发包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完工;或者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经承包人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另一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如承包人施工质量严重不合格,经整改后仍无法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导致发包人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发包人可以解除合同;或者发包人提供的施工条件不符合合同约定,导致承包人无法继续施工,承包人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如承包人将承包的建设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的,发包人可以解除合同;发包人未按约定支付工程款,致使承包人无法施工,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相应义务的,承包人可以解除合同等。 在法定解除的情况下,解除权人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

张海龙等 10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邓觐忠 律师

江西省 南昌

解答于 2025-07-31 15:05:50

在中国,即使没有签订书面租房合同,只要存在事实上的租赁关系,债权人(房东)仍有权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以下是关键点分析和建议: 1.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707条:租赁期限6个月以上的应当采用书面合同,但未订立书面合同的,并不导致租赁关系无效,而是视为不定期租赁,双方仍受法律约束。 《民法典》第721条:承租人应按约定支付租金,拖欠租金构成违约。 2. 如何证明租赁关系? 即使没有书面合同,房东可通过以下证据证明租赁关系及欠款事实: 转账记录(租金支付记录、押金支付凭证等); 聊天记录(微信、短信等明确提及租金金额、拖欠情况的沟通); 证人证言(如中介、其他租客等); 物业、水电费缴纳记录(显示实际居住使用); 催款记录(房东催收租金的录音、信等)。 3. 追讨欠款的步骤 (1)协商解决 优先与租客协商,给予合理期限补缴租金,或达成分期还款协议。 (2)发送书面催告 通过微信、信或书面函件(留存证据)明确要求租客在合理期限内(如15日内)支付欠款,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 (3)起诉至法院 若协商无果,房东可向租赁房屋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要求: - 支付拖欠租金(3500元); - 逾期利息(按LPR计算); - 其他损失(如诉讼费)。 注意:诉讼需准备起诉状、身份证明、证据清单等材料。3500元标的属于小额诉讼,程序较简单。 4. 风险提示 举证责任:房东需自行收集证据证明欠款事实,无书面合同时证据链需更充分。 执行难度:若租客无财产,胜诉后可能面临执行难问题。

邓觐忠等 10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孙喜春 律师

吉林省 长春

解答于 2025-07-30 09:23:48

如果律师还没有介入正式的法律事务,你可以协商退款

孙喜春等 10 位律师已回复

已帮助0人

律师回复动态

张海龙
3天前

如果员工请假符合公司规定(如病假、事假等),且公司有明确的规章制度支持因特定原因(如长期旷工、严重违反纪律等)进行岗位调整,同时调整后的岗位与原岗位工资水平基本相当、不具有侮辱性或惩罚性,且符合生产经营需要,那么降职可能是合法的。例如,员工长期旷工违反公司考勤制度,公司依据规定调整其岗位。 违法情形 若员工请假是合理合法的(如病假、年假等),公司无正当理由(如未达到法定调岗条件、未履行协商程序)直接降职,属于违法行为。 调整后的岗位工资大幅降低、工作内容明显不匹配或存在侮辱性,也可能被认定为违法。 公司未遵循法定程序(如未与员工协商、未书面通知)进行降职,同样可能构成违法。 建议: 若遇到因请假被降职的情况,可先与公司沟通,了解降职原因和依据。 若认为降职不合理,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保留相关证据(如请假记录、工资条、调岗通知等),以便后续维权。

张海龙
3天前

若邀约者明知游泳地点存在危险(如非正规泳池、有警示标志等),未对被邀约者进行合理提醒或劝阻,且未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如未携带救生设备、未及时施救),可能需承担一定责任。例如,邀约者未告知水域深度、水流情况等关键信息,导致被邀约者陷入危险,可能被认定存在过错。 被邀约者自身责任 若被邀约者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游泳危险性有清晰认知(如明知是野外水域仍主动参与),通常需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若其未采取合理安全措施(如未穿戴泳具、未评估自身能力),可能承担主要责任。 同行者救助义务 同行者在他人遇险时负有基本救助义务,如及时呼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若同行者因疏忽或逃避救助导致损害扩大,可能需承担相应责任。但若已尽力施救(如拨打急救电话、尝试救援),一般不承担主要责任。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同行者是否承担责任的核心在于是否尽到合理注意义务和救助义务。 建议: 避免在非正规水域游泳,选择有安全保障的场所。 若参与野外活动,提前评估风险并做好安全准备。 发生意外时,及时报警并尽力施救,避免因逃避责任导致后果加重。

龙莎
3天前

一、法律关系定性 1. 已成立买卖合同(书面/口头均可),且定金条款生效。 2. 你作为出卖人已履行“主给付义务”(交货),对方未履行“主给付义务”(付尾款),构成《民法典》第577条之违约。 二、你享有的权利 1. 要求继续履行:限期支付尾款+逾期利息(LPR上浮30-50%)。 2. 要求赔偿损失:因迟延付款造成的实际损失(仓储、资金占用等)。 3. 留置或拒绝后续交货:若合同约定“先付款后交货”或“所有权保留”,可暂不交付剩余货物。 4. 解除合同:对方迟延付款达到“催告后合理期限仍未履行”或“致使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时,可解除并要求赔偿损失,但已交付货物须返还或折价补偿。 三、四步维权流程(经济、快速) 1. 书面催告 • 3日内EMS发送《尾款催告函》,列明:合同依据、欠款金额、付款期限、逾期利息标准、逾期将追责。保留快递回执。 2. 对账固化证据 • 让对方在微信/邮件里确认“已收货、欠款金额、付款计划”,形成自认。如无书面合同,可补签《对账单》。 3. 诉前财产保全(可选) • 若金额较大或发现对方转移资产,可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冻结其银行账户/车辆/房产,防止执行难。 4. 起诉 • 管辖: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 • 材料:合同、送货单、对账单、催告函、付款凭证、利息计算表。 • 诉讼请求:尾款+逾期利息+诉讼费+保全费。 • 简易程序:标的额≤5万元且事实清楚,可适用简易程序,一般3个月内结案。 • 胜诉后仍不付款,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四、定金规则提示 • 若合同中“定金”性质明确,对方违约(拒付尾款),你已收取的定金不予退还;若你违约(未交货),须双倍返还。 • 定金最高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超出部分视为预付款。

龙莎
3天前

结论先行 前车(爆胎车辆)大概率负主要责任,后车通常负次要责任;具体比例由交警现场勘验后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为准。 责任划分要点 1. 前车过错 • 爆胎属意外,但在高速公路快车道停车且人下车,已构成“未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的违法行为。 •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8条:机动车在高速发生故障或事故后,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150米以外设置警告标志;车上人员迅速转移到路肩或应急车道。前车仅在原地开双闪而未放置三角牌,属于未完成法定安全义务,应认定为事故原因之一。 2. 后车过错 • 高速行车负有保持安全车距、随时注意前方路况的义务。若后车未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则对追尾负有次要责任。 3. 责任比例参考 • 类似判例中,法院通常认定前车因未尽警示义务承担60%–70%的主要责任,后车承担30%–40%的次要责任。 实务提示 ① 立即报警并拍照固定现场;② 交警出具责任认定书后,按各自比例向保险公司索赔;③ 如有争议,可在收到认定书之日起3日内申请复核。 一句话总结 “爆胎不是挡箭牌,警示没做到位就要担主责;后车跟车过近也要担次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