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公共场所损坏他人物品要担啥法律责

#综合咨询

54 人看过

2025-09-28 10:31:22

法律解析

在公共场所损坏他人物品,需根据具体情况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规定,损坏他人财物属于侵权行为,需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物品的直接损失(如物品价值、维修费用)以及因损坏导致的合理间接损失(如因物品损坏引发的其他费用)。例如,损坏公共路灯需赔偿路灯价值及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相关费用。


行政责任

若故意损毁公私财物,根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五十九条规定:


一般情节: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一千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如多次实施、在公共场所故意破坏、造成较大损失等):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

刑事责任

若损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


数额较大(一般指损失五千元以上)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如多次毁坏、纠集多人公然毁坏等),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注意事项:


若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他人财物受损,需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民事赔偿责任不因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而免除,即使已受治安处罚或刑事处罚,仍需赔偿受害者损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