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后,房产继承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式,以下是主要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确定继承方式
有遗嘱:按遗嘱执行,遗嘱需合法有效(如自书遗嘱需本人亲笔书写并签名、注明日期;代书遗嘱需两名以上见证人等)。
无遗嘱:按法定继承顺序分配,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二、办理继承手续
公证继承
材料准备:被继承人死亡证明、房产证、继承人身份证、户口簿、亲属关系证明等。
流程:全体继承人协商一致后,到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领取公证书。凭公证书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过户。
诉讼继承
适用情形:继承人无法协商一致、存在争议或部分继承人下落不明等。
流程:向不动产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后,凭判决书办理过户。
三、注意事项
查询遗产范围:可通过亲属关系证明到银行、房产交易中心等查询父母名下财产。
放弃继承:需书面声明,口头放弃一般无效。
债务问题:继承人继承遗产需在遗产范围内承担债务,放弃继承则无需承担。
特殊情形:代位继承(子女先于父母死亡,由其直系晚辈血亲继承);丧偶儿媳或女婿尽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四、费用与时间
费用:公证继承可能需支付公证费,不动产登记费一般为80元。
时间:公证继承通常1-2个月,诉讼继承时间较长,可能需数月甚至更久。
建议优先协商解决,若存在争议或复杂情况,可咨询专业律师或公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