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次执行案件终本是什么意思

#债权债务

83 人看过

2025-03-27 16:45:46

法律解析

首次执行案件终本,是指在首次执行程序中,法院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执行措施,但由于被执行人暂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案件目前不具备继续执行的条件,经法定程序后,暂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具体来说,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会依法对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进行查控,包括银行存款、房产、车辆、股权等。如果经过查询和调查,未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发现的财产无法处置,比如房产存在共有情况、财产已被其他法院先行查封等,同时申请执行人也不能提供有效的财产线索,那么法院可能会作出终本的裁定。

需要注意的是,终本并不意味着案件彻底结束。在终本之后,如果申请执行人发现被执行人有新的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可以随时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而且,法院也会在一定期限内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复查,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会依职权恢复执行。

终本是为了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提高执行效率,但同时也保障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在条件具备时有恢复执行的机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六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一)申请人撤销申请的;(二)据以执行的法律文书被撤销的;(三)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的;(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案件的权利人死亡的;(五)作为被执行人的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的;(六)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终结执行的其他情形。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