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冷静期是否违法?法律实务解析
《民法典》第1077条设立的“离婚冷静期”是合法制度,但需注意其适用规则:
一、法律依据明确
离婚冷静期规定于《民法典》第1077条,要求协议离婚需先申请登记,30日内任何一方可撤回申请;期满后30日内需共同申领离婚证,否则视为撤回。立法目的在于减少冲动离婚,维护家庭稳定(参考《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立法说明)。
二、不违反婚姻自由原则
1. 权利保留:冷静期仅限制协议离婚程序,不剥夺离婚自由。若一方坚持离婚,仍可通过诉讼解除婚姻关系(《民事诉讼法》第124条)。
2. 特殊情形例外:遭遇家庭暴力等紧急情况,当事人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并起诉离婚,不受冷静期限制(《反家庭暴力法》第23条)。
三、实务操作风险提示
1. 恶意拖延风险:若一方在冷静期后拒绝配合领证,需重新启动离婚程序。建议提前拟定书面离婚协议并公证财产条款(《公证法》第36条)。
2. 财产转移防范:冷静期内发现对方转移财产,可立即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民事诉讼法》第1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