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离婚协议义务,若判决后仍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
一、起诉前的准备工作
收集证据
需准备离婚协议原件、对方未履行的证明(如财产未过户记录、抚养费拖欠转账记录等)。
若涉及债务纠纷,需区分债务性质(个人债务或共同债务),共同债务的约定可能对债权人无效。
确定管辖法院
一般为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若两者不一致,以经常居住地为准。
二、起诉流程与关键步骤
起草起诉状
需包含原被告身份信息、诉讼请求(如要求支付抚养费或分割财产)、事实与理由(详细说明协议内容及违约情况)。
若书写困难可口头起诉,由法院记录。
提交立案
向法院递交起诉状、证据材料,并缴纳诉讼费。法院审查后符合条件则受理,并通知双方。
庭审与判决
法院可能先调解,调解不成则开庭审理。双方需举证质证,法院最终判决是否强制履行协议。
注意时效: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从知道权利受侵害时起算。三、判决后的执行
申请强制执行
若对方拒不履行判决,可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判决书原件等,法院可采取查封、扣押等措施。
严重违约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甚至刑事责任。
四、特殊情况处理
协议无效情形:若协议存在欺诈、胁迫或签订时无民事行为能力,法院可能撤销协议。
债务约定争议:共同债务的免责约定对外无效,债权人仍可追偿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