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关系中,家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而当因家暴导致离婚并涉及孩子抚养权归属时,许多人都会感到困惑。下面法临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解答关于家暴离婚孩子抚养权归属的相关问题。
一、家暴离婚孩子抚养权给谁
在判定家暴离婚孩子抚养权归属时,法院通常会以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进行判决。孩子的年龄是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如果孩子不满两周岁,根据法律规定,一般会判给母亲直接抚养,不过若母亲存在不适合抚养孩子的情形,比如有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吸毒等不良行为,或者有抚养条件却不尽抚养义务等,而父亲要求抚养孩子的,法院也可能会将孩子判给父亲。
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法院会综合多方面因素。由于家暴行为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实施家暴的一方可能会被认为存在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因素。因为孩子长期处于家暴环境中,可能会遭受身体上的伤害,更会在心理上留下阴影,影响其正常的性格发展和心理健康。所以,一般情况下,法院会倾向于将抚养权判给未实施家暴的一方。
如果子女已满八周岁,法院会尊重其真实意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他们对于跟随哪一方生活有自己的想法,法院会认真听取并将其作为重要参考。此外,法院还会考虑双方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但家暴这一恶劣行为在抚养权判定中是一个极为关键的不利因素。
二、家暴离婚孩子抚养权争夺需要什么证据
在家暴离婚孩子抚养权争夺中,证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报警记录是非常关键的证据之一。当发生家暴时,及时报警,警方出警后会有详细的记录,包括报警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等,这些记录能够证明家暴行为的发生。
医院的诊断证明和病历也不可或缺。家暴可能会导致身体受伤,前往医院就诊时,医院会对伤情进行检查、诊断并记录在病历中,同时还可能会出具诊断证明,这些都能直观地反映出受伤的情况和程度。
证人证言也有很大的证明力。比如邻居、居委会工作人员等目睹家暴发生的人,他们可以作为证人提供相关证言。此外,视听资料,如家暴现场的照片、视频等,也能有力地证明家暴行为。如果有相关的录音,比如施暴者承认家暴的录音,同样可以作为证据。还有妇联、社区等机构的调解记录,也能侧面反映出家暴的情况。收集这些证据,能够为争夺孩子抚养权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家暴离婚孩子长大后可以起诉家暴方吗
从法律角度来看,家暴离婚孩子长大后是可以起诉家暴方的。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如果是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等特殊情况,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对于家暴行为,如果孩子在成年后发现自己因小时候遭受的家暴而产生了心理疾病、身体后遗症等损害后果,且这些后果与当年的家暴行为存在因果关系,那么是可以提起诉讼的。
孩子可以要求施暴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比如赔偿因治疗心理疾病所花费的费用、因身体后遗症产生的医疗费用等。不过,在实际诉讼过程中,需要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时间间隔较长,证据收集可能会比较困难。当年的一些证据可能已经丢失或难以获取,证人的记忆也可能模糊。但如果有当年的报警记录、医院诊断证明等留存下来,会对诉讼有很大帮助。此外,诉讼还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毕竟要再次面对曾经痛苦的经历。但通过法律途径起诉家暴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孩子讨回公道,让施暴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综上所述,家暴离婚孩子抚养权的判定会综合多方面因素,以孩子的利益为出发点。在争夺抚养权时需要收集相关证据,而孩子长大后也可能有起诉家暴方的权利。相关问题如:家暴离婚财产如何分割?家暴行为是否会影响探视权?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