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一份合法有效的婚内财产协议,需注意以下关键要点:
形式要求
书面形式: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手写或打印均可,但需双方签字确认。微信聊天记录、口头约定等无法作为有效依据。
公证并非必需:公证可增强法律效力,但非必要条件。涉及房产赠与等重大财产变动时,建议公证以避免后续纠纷。
内容规范
明确财产范围:详细列举婚前及婚内财产,包括房产、车辆、存款、股权等,注明具体信息(如房产地址、产权证号、车辆型号等)。
约定归属与分配:明确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避免模糊表述。例如,“婚后男方工资的50%归女方所有”。
新增财产条款:约定协议签订后新增财产的归属方式,防止一方擅自处置。
排除无效条款:避免约定“净身出户”“限制离婚自由”“剥夺子女抚养权”等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的条款。
签订程序
双方自愿:确保协议是在双方完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建议全程录音录像,留存证据。
主体适格:双方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独立作出真实意思表示。
后续保障
及时过户:涉及房产、车辆等需办理权属变更的财产,应在协议中约定过户时间,并尽快完成手续,避免因未过户引发争议。
动态更新:财产状况发生变化时(如新增资产、负债),及时补充修订协议,确保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符。
温馨提示:婚内财产协议的核心是保护双方合法权益,而非限制自由或制造矛盾。建议在签订前咨询专业律师,确保协议合法有效,避免因条款瑕疵导致协议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