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改是什么意思

房改,全称为住房制度改革,是指国家对原有的住房制度进行的根本性变革,旨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保障基本住房需求的住房新体制。房改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住房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房改是什么意思

房改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住房商品化:将原先由国家统一分配的福利性住房变成商品,允许买卖和出租。

2. 住房私有化:允许个人拥有和处置自有住房,政府不再包办分配。

3. 住房金融化:建立住房贷款体系,为居民购房提供资金支持。

4. 住房保障化: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提供相应的保障措施。

房改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住房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住房的刚性需求,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居住水平,改善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房改是什么意思(图1)

二、房改是什么时间

我国的房改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历了试点、推广和深化等阶段,主要的时间节点如下:

1.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开始试行住房商品化改革。

2.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颁布,标志着中国住房制度改革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3.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颁布,确立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

4. 200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房改的基本原则和重点。

三、房改后公家的住房怎么办

房改后,公家的住房根据具体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 出售:政府将公有住房出售给原承租人,或者通过公开市场出售。

2. 划转:将公有住房划拨给使用单位,由使用单位负责分配和管理。

3. 出租:政府将公有住房出租给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或者个人。

4. 拆除重建:对条件较差的公有住房进行拆除重建,并根据需要重新分配住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