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不服怎么处理

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持有异议,可以选择向上一级的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在某些情况下,如当事人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均为公民的案件,当事人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再审请求。值得注意的是,申请再审应在判决或裁定生效后的六个月内提出。

申诉是当事人对已经生效的判决或裁定不满,请求人民法院重新审理的一种法律行为。它适用于一审判决、裁定在上诉期限过后未提起上诉而成为生效的判决、裁定,以及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一经宣布立即生效的情况。有权提出申诉的主体包括原告、被告、上诉人、被上诉人、共同诉讼人、第三人以及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申诉的提出基于当事人认为已生效的判决或裁定存在错误,因此请求再审。申诉与上诉有所区别,上诉是在认为判决或裁定有错误时,在规定的上诉期限内提出,会自动引发二审程序。而申诉则是在原生效判决、裁定是否确有错误的基础上,由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启动再审程序。

对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裁判不服怎么处理(图1)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第二百一十条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


2 不服判决抚养权怎么执行

在离婚案件中,抚养权的争夺常常是一件棘手的问题。如果一方不服法院判决的结果,该如何执行呢?

不服判决抚养权怎么执行

尊重法院的判决

法院的判决是依据法律规定和事实依据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不服判决,应该先认真阅读判决书,了解判决的内容和理由,看看是否存在明显的错误或不合理之处。如果确实存在问题,可以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或申请再审。

积极履行判决

即使不服判决,也不能随意拒绝履行。因为法院的判决是具有强制执行力的,如果一方不履行判决,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可以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如果一方不服判决,也应该先履行判决,同时向法院提出异议或上诉。

寻求调解或协商

如果双方都不满意法院的判决,可以考虑通过调解或协商解决争议。调解可以通过法院、人民调解委员会等机构进行,协商可以通过律师、专业机构等渠道进行。在调解或协商过程中,双方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寻求最终的妥协方案。

不服判决抚养权的执行,应该尊重法律和法院的判决,积极履行判决,同时寻求上诉、调解或协商等途径解决争议。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下,才能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不服判决抚养权怎么执行(图1)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3 不服判决抚养权怎么办理

在家庭纠纷中,抚养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法院作出抚养权的判决后,有时候一方当事人可能对判决结果不满意,认为判决不公正或不符合实际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不服判决的一方可以采取一些法律途径来处理。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不服判决抚养权的办理方法。

不服判决抚养权怎么办理(图1)

不服判决抚养权怎么办理

1. 上诉

如果对抚养权判决不满意,不服判决的一方可以选择上诉。上诉是指将原判决提交给上级法院进行复审的程序。上诉必须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提出,并按照法定程序提交上级法院。上级法院将重新审查案件,并根据法律和事实情况作出新的判决。

2. 申请再审

除了上诉外,不服判决的一方还可以选择申请再审。再审是指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提交给原审法院重新审查的程序。再审的申请必须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并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原审法院。原审法院将重新审查案件,并根据法律和事实情况作出新的判决。

3. 提起执行异议

如果判决已经生效并开始执行,但不服判决的一方认为执行程序存在问题或不合法,可以提起执行异议。执行异议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对执行程序或执行结果提出异议,要求中止或变更执行的程序。执行异议必须在执行程序进行中提出,并按照法定程序提交执行法院。执行法院将重新审查执行程序,并根据法律和事实情况作出新的决定。

4. 调解或协商

除了诉讼程序外,不服判决的一方还可以选择通过调解或协商的方式解决争议。调解或协商是指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自行解决争议,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当事人可以选择请专业的调解员或律师进行调解,或者通过家庭调解委员会等机构进行调解。如果当事人能够达成协议,可以将协议书提交给相关法院进行确认。

5. 寻求法律援助

当事人如果经济困难,无法支付律师费用,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指国家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法律服务的制度。当事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咨询相关程序和申请条件,并提交相关材料进行申请。

当不服判决抚养权的情况发生时,当事人可以选择上诉、申请再审、提起执行异议、调解或协商以及寻求法律援助等多种方式来处理。具体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当事人的实际需求。重要的是,当事人应该及时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合理的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