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姻登记条例是什么意思
在婚姻登记条例中,婚姻登记是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男女双方结合的意识表示予以公证确认并向社会公告,以产生结婚法律后果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婚姻登记是结婚的程序,是国家确认夫妻关系的重要形式。
一、婚姻登记条例是什么意思?
婚姻登记条例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办理结婚登记的法律依据,是对婚姻登记的条件、程序、法律后果等方面的规定。条例明确了结婚的条件,包括:
男方和女方均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
双方自愿结婚;
双方没有禁止结婚的法律规定。
婚姻登记条例规定了婚姻登记的程序,包括:男女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填写结婚登记申请表;出示身份证件和婚姻状况证明;宣誓结婚。
婚姻登记条例规定了婚姻登记的法律后果,包括:结婚登记后,夫妻双方依法确立夫妻关系;夫妻双方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未办理婚姻登记的,婚姻关系不成立。
二、婚姻登记条例中的重点问题
1. 结婚年龄问题
婚姻登记条例对结婚年龄有严格规定,男方须年满22周岁,女方须年满20周岁。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的男女,禁止登记结婚。
2. 婚姻自主问题
婚姻登记条例强调婚姻自主,禁止任何人干涉男女双方自愿结婚的权利。男女双方在结婚登记时,应自愿表达结婚的意愿,不得受任何胁迫或欺骗。
三、婚姻登记条例的相关规定
1. 婚姻登记的有效期
婚姻登记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具有法律效力。婚姻登记后,任何人不得擅自宣布婚姻无效或解除婚姻关系。
2. 婚姻登记的办理地点
婚姻登记应男女双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异地办理婚姻登记的,应出示暂住证等有效证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