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赡养是什么意思
1 赡养是什么意思
赡养是一种法定义务,指子女对父母在生活、经济方面的照顾和扶助。赡养义务是基于亲情的道德和法律责任,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一、赡养是什么意思
赡养包含以下基本涵义:
1. 物质扶助:子女有义务在经济上资助父母,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基本生活保障。
2. 精神慰藉:子女应经常陪伴父母,关心他们的情感和精神需求,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
3. 日常照料:如果父母年老体弱或患病,子女有责任对他们进行日常生活起居的照料,如吃饭、洗澡、穿衣等。
4. 安葬义务:父母去世后,子女有义务为他们安葬,并妥善处理后事。
二、赡养父母的财产分割
当父母去世后,遗产的分割关系到赡养义务的履行。我国法律规定,继承人有赡养保障的需求,继承遗产时可以优先分得必要的遗产份额,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
如果子女对父母尽到了赡养义务,在分割遗产时可以多分得遗产。相反,如果子女未尽到赡养义务,则可能少分或不分遗产。
三、拒绝赡养父母的后果
不赡养父母是一种违法行为,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1. 民事责任:父母可以向子女提起赡养费请求权,要求子女支付一定数额的赡养费。
2. 刑事责任:情节严重的,子女可能构成遗弃罪,受到刑事处罚。
赡养父母是一种法律和道德义务。子女有责任在物质、精神、日常照料和安葬等方面对父母尽到赡养义务。赡养义务与父母遗产分割密切相关。不赡养父母可能面临民事或刑事责任。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