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取保侯审是什么意思
在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个法律术语——取保侯审。那么,取保侯审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它有哪些法律意义?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吧!
一、取保侯审是什么意思?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侯审是指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根据法定条件,允许被逮捕或已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定期限内不采取羁押措施,约束其人身自由,责令其遵守以下义务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1. 到指定地点报到;
2. 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
3. 随时传唤,不得逃匿;
4. 上缴保证金。
二、取保候审的特点
1. 人身自由的限制
取保侯审虽然不采取羁押措施,但对被取保候审人的行动自由仍有一定限制。例如,不得离开指定居所,必须随时传唤等,以保证其不逃避审判。
2. 担保制度的保障
取保侯审往往需要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如果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担保人或者提供保证金的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临时性措施
取保侯审是一种临时性的刑事强制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在审判完成前羁押措施。如果案件被撤销、不起诉或者被宣告无罪,取保候审措施将自动解除。
三、取保侯审的条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取保侯审的条件包括:
1. 不可能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2. 患有严重疾病,不适合羁押;
3. 羁押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重大;
4. 未成年人;
5. 证据不足,不能证明有犯罪事实。
取保侯审是刑事诉讼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刑事强制措施,既保障了被取保候审人的基本权利,也有利于案件的顺利审理。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