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侵犯隐私权、肖像权能起诉对方吗?
侵犯隐私权、肖像权能起诉对方。隐私权是指个人享有的不受侵犯的私人生活、个人信息等权利。在现代社会,由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个人隐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犯。例如,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私人照片被非法传播等行为都属于侵犯隐私权的范畴。
肖像权则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肖像(包括照片、画像、雕像等)享有的权利。任何未经个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为都属于侵犯肖像权的范畴。
对于这两种侵犯行为,个人可以通过起诉对方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如果个人的隐私权或肖像权被侵犯,可以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来要求对方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
需要注意的是,侵犯隐私权、肖像权的行为并不包括新闻报道、公共利益等合法情况下的使用。个人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需要权衡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不能滥用起诉权。
侵犯隐私权、肖像权是一种违法行为,个人可以通过起诉对方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维权过程中,应该遵守法律法规,权衡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一十条
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权利。
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和荣誉权。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