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套路贷的认定方法有哪些

套路贷是指以欺诈、胁迫等手段,将借款人逼至经济困境,进而实施高利贷、暴力催收等非法行为的一种犯罪行为。为了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认定套路贷的存在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套路贷认定方法。

1. 利率超高

套路贷通常以极高的利率诱骗借款人,使其无法偿还借款。在一般情况下,合法的借贷利率应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如果超出合理范围,就有可能构成套路贷。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应当仔细核对利率,尤其是注意是否存在过高的利率。

2. 暴力催收

套路贷常常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进行催收,对借款人进行人身伤害、恐吓、恶意侵害等行为。这种非法的催收手段是套路贷的重要特征之一。如果借款人在还款期限内无法偿还贷款,而贷款方采取暴力催收手段,就应当警惕可能存在套路贷的情况。

3. 虚假宣传

套路贷常常通过虚假宣传手段吸引借款人,例如承诺低息贷款、无抵押贷款等。虽然这些宣传可能会吸引借款人,但实际上却存在隐藏的高利率、违法催收等问题。借款人在选择贷款机构时应当仔细核实其宣传内容,避免落入套路贷的陷阱。

4. 隐蔽手段

套路贷常常通过各种隐蔽手段进行操作,例如虚构借贷需求、强迫借款人签订高利贷合同、暗中收取高额服务费等。这些手段往往让借款人难以察觉,直到陷入困境才意识到被套路贷骗取。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以避免受到套路贷的侵害。

5. 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套路贷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借款人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套路贷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于涉嫌套路贷的机构和个人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借款人在面临套路贷问题时,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或司法机构寻求帮助。

套路贷是一种严重侵害借款人权益的犯罪行为,为了避免成为受害者,借款人应当保持警惕,认真选择贷款机构,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如果发现自己陷入套路贷的困境,应当及时向相关部门报案,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通过加强宣传、加大打击力度,才能有效遏制套路贷的发展,保护广大借款人的利益。

套路贷的认定方法有哪些(图1)

法律依据:

《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条

1.“套路贷”,是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

2.“套路贷”与平等主体之间基于意思自治而形成的民事借贷关系存在本质区别,民间借贷的出借人是为了到期按照协议约定的内容收回本金并获取利息,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也不会在签订、履行借贷协议过程中实施虚增借贷金额、制造虚假给付痕迹、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