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劳动能力鉴定是什么意思
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因工伤、疾病等原因导致劳动能力下降的情况。劳动者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其劳动能力的具体状况。
一、劳动能力鉴定是什么意思
劳动能力鉴定是指由具有资质的机构对劳动者的身体功能、劳动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其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和劳动能力等级。该鉴定可用于工伤认定、残疾评定、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
二、劳动能力鉴定主要内容
劳动能力鉴定主要内容包括:
身体功能评定:评估劳动者因伤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肢体功能、感觉功能等方面的障碍程度。
劳动技能评定:评估劳动者因伤病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技能丧失或劳动效率降低的情况。
综合评定:结合身体功能评定和劳动技能评定,综合确定劳动者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
三、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划分
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分为以下等级:
1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级:丧失劳动能力80%以上
3级:丧失劳动能力60%以上
4级:丧失劳动能力40%以上
5级:丧失劳动能力20%以上
6级:丧失劳动能力10%以上
7级:丧失劳动能力不到10%
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劳动者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和等级的过程。它对工伤认定、残疾评定、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
2 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流程有哪些步骤?
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提交申请: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需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2.审查: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经审查决定受理的申请,可以根据鉴定情况,选择相应的程序进行操作。
3.鉴定程序: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及劳动鉴定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及被鉴定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1)是用人单位法定代表或主要负责人、被鉴定人的近亲属;
(2)与被鉴定人及用人单位有利害关系的;
(3)与被鉴定人及用人单位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作出鉴定结论的。
4.作出鉴定结论:劳动鉴定委员会依据国家标准、劳动法规及鉴定意见作出鉴定结论。
5.复查和重新鉴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6.申请复查和重新鉴定的注意事项: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