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什么条件可撤销婚姻

更新时间:2025-08-13 10:14:29 人浏览

婚姻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并非所有婚姻都能一帆风顺,有时可能会因为某些特殊情况,使得一方希望撤销婚姻。那么,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撤销婚姻呢?接下来法临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一、什么条件可撤销婚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可撤销婚姻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种是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所谓胁迫,是指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比如,一方以伤害对方父母的生命安全相威胁,要求对方与其结婚,这种情况下受胁迫的一方在知晓自己被胁迫这一事实之日起一年内,有权向法院提出撤销婚姻的请求。

第二种情形是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一方;不如实告知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重大疾病的范围在法律中虽未明确列举,但通常包括严重的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有关精神病等。例如,一方患有艾滋病却在婚前隐瞒对方,另一方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这里的“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是指另一方有证据证明自己了解到对方患有重大疾病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超过这个时间期限,法院可能不再受理撤销婚姻的请求。而且,撤销婚姻必须通过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不能自行宣告婚姻撤销。

什么条件可撤销婚姻(图1)

二、可撤销婚姻与无效婚姻的区别

可撤销婚姻和无效婚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二者的形成原因不同。无效婚姻是因为欠缺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比如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未到法定婚龄等。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与他人结婚的行为,这严重违反了我国的婚姻制度;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是指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未到法定婚龄则是指男方未达到二十二周岁,女方未达到二十周岁就登记结婚。而可撤销婚姻主要是基于胁迫或者一方隐瞒重大疾病这两种特定情形。

请求权主体不同。无效婚姻的请求权主体可以是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包括以重婚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未达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而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主体只能是受胁迫的一方或者被隐瞒重大疾病的一方。

效力不同。无效婚姻自始无效,即婚姻关系从一开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双方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而可撤销婚姻在被撤销前,婚姻关系是有效的,一旦被撤销,则婚姻关系自始无效。也就是说,可撤销婚姻在撤销之前,夫妻双方的一些行为和权益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而无效婚姻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合法的夫妻关系。

三、申请撤销婚姻的流程是怎样的

如果符合可撤销婚姻的条件,申请撤销婚姻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第一步是准备相关材料。对于因胁迫结婚申请撤销的,需要提供能够证明胁迫行为存在的证据,比如胁迫方威胁的短信、录音、视频等,以及双方的身份证、结婚证等。如果是因隐瞒重大疾病申请撤销的,要提供对方患有重大疾病的诊断证明、病历等材料,同样也需要准备双方的身份证件和结婚证。

第二步是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是向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提起,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在提交起诉状时,要明确写明自己的诉讼请求,即请求撤销与对方的婚姻关系,并详细阐述事实和理由,比如说明胁迫的具体情况或者对方隐瞒重大疾病的事实。

第三步是法院受理和审理。法院在收到起诉状后,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会予以受理。受理后,会安排开庭审理。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都有机会进行陈述和辩论,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来判断是否符合撤销婚姻的条件。如果法院认定符合条件,会依法作出撤销婚姻的判决。判决生效后,婚姻关系即被撤销。

整个申请撤销婚姻的过程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当事人要积极配合法院的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证据,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可撤销婚姻有明确的法律条件和规定,同时与无效婚姻存在诸多区别,申请撤销婚姻也有相应的流程。在实际生活中,如果遇到涉及婚姻撤销的问题,要准确判断自己的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比如,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胁迫、重大疾病的界定范围等问题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如有疑问建议本站在线咨询律师,获取更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