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 法律知识
    >
  • 法律文章
    >
  • 法律文章详情

故意伤害无罪案例

#刑事案件

859浏览

2025-05-27 11:27:40

韩冰

韩冰 律师

河南归德律师事务所

咨询

  裁判要旨

  本案宣告无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无伤害两自诉人的故意,客观上没有实施损害孙某友、叶某某的行为。

  案例索引(2012)玉刑初自字第1号

  基本案情

  自诉人孙某友与自诉人叶某某系夫妻,两自诉人与被告人孙某忠系同村人。2011年5月24日16时许,案外人孙形光(孙某忠的姐夫)称因孙某友向有关部门举报致使其开办的石板厂被查,与自诉人孙某友发生撕扯(孙形光已另案处理),自诉人叶某某、被告人孙某忠、孙形光的妻子孙玉仙随后上前劝阻,并互相发生撕扯。因此次冲突,两自诉人与孙形光受伤。其中,孙某友右手第一掌骨粉碎性骨折;右手小指根部挫裂伤;全身多处皮肤挫擦伤。其中第一掌骨粉碎性骨折的伤情经玉山县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为轻伤甲级。叶某某右桡骨小头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擦伤。其中右桡骨小头骨折的伤情经玉山县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为轻伤乙级。2011年7月12日孙某友的伤情经玉山怀玉法医学司法鉴定所鉴定为伤残九级,分析说明称:“被鉴定人右手第一掌骨粉碎性骨折,是被钝器类击伤所致,可以认定;”叶某某的伤情经玉山怀玉法医学鉴定所鉴定为伤残十级,分析说明称:“被鉴定人右桡骨小头骨折,是被钝器类击伤所致,可以认定。”案外人孙形光右拇指掌指关节囊损伤;左膝髌韧带损伤;多处软组织损伤。该伤情经玉山县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为轻微伤丙级。2011年9月30日玉山县人民检察院就孙形光致伤孙某友一事指控孙形光“用木料将孙某友及其妻子叶某某打伤”,犯故意伤害罪于2011年9月30日向本院提起公诉,2011年10月13日本院作出(2011)玉刑初字第161号刑事判决,判决孙形光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案发后,孙形光与两自诉人于2011年10月11日签订了一份“调解协议”,孙形光赔偿给两自诉人“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抚养费、法医鉴定费、后续治疗费”共计人民币130,000元,两自诉人表示“自愿放弃其他的民事赔偿请求”。现自诉人孙某友、叶某某向本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自诉,指控被告人孙某忠犯故意伤害罪,并要求被告人赔偿其损失人民币56,586.2元。

  法院认为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在刑事自诉案件中,自诉人应就其受伤的结果与被告人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而自诉人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被告人的行为导致自诉人受刑法规定的构成要件范围内的伤,自诉人应承担不利法律后果。从本案的证据及双方当庭称述上可以推断,主观上,孙某忠在事发当时的主观心理状态不在使矛盾加深、冲突升级,即主观上无伤害两自诉人的故意;客观上,孙某忠没有实施损害孙某友、叶某某的行为,因两自诉人的伤残均系“钝器类击伤”。因此,被告人不应对两自诉人负刑事责任。

  至于被告人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本院认为,首先分析两自诉人的损失,即自诉人在受伤后的住院医药费、误工费用、鉴定费用、残疾赔偿金及因此产生的被抚养人生活费、后续治疗等费用均系孙形光用木板故意伤害所致,两自诉人的伤导致的住院、伤残、误工均主要由孙形光的木板打击及其他打击所致。被告人的行为与此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自诉人不应当要求被告人承担因其他人的故意伤害行为造成的损失。其次,本案中的斗殴事件系孙形光与自诉人孙某友打架引起,孙某忠之后参与劝架,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发生肢体摩擦。即使两自诉人身体确有伤系因孙某忠所致,此伤实际亦因孙形光与自诉人发生冲突,孙某忠参与劝架所致,如果孙形光没有与自诉人发生冲突,并用木板殴打自诉人,不会有之后的一系列事件,因此自诉人的此部分伤(如存在)亦应由孙形光承担赔偿责任;再次,鉴于致伤两自诉人的案外人孙形光已承担赔偿并实际履行了两自诉人的经济损失人民币13万元,两自诉人与孙形光达成了和解,并表示“放弃其他民事赔偿”。且检察院就两自诉人的伤向法院提起公诉,该伤与本案两自诉人据以向被告人起诉的伤系相同之伤,公诉人及法院亦未就孙某友犯故意伤害罪将本案被告人孙某忠作为共犯处理,并作出认定。两自诉人亦未在上述刑事程序中向有关机关提起控诉。因此,如再由被告人承担其因劝架而不确定是否确实、有形地导致了两自诉人的某些部位的伤(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构成要件之外的伤)的民事赔偿责任,不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故本院对自诉人要求被告人承担民事赔偿的主张不予支持。

  判决结果

  一、被告人孙某忠无罪;

  二、被告人孙某忠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两份。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
咨询律师
,获取专业解答。

法临 律师咨询

在线

10秒极速应答

7×24小时在线

无限次追问

咨询

相关法律文章

帮信犯罪与诈骗犯罪的实务界分

帮信犯罪与诈骗犯罪的实务界分

通过收买、租借他人银行卡来接收、转移违法犯罪所得,是当下电信网络诈骗等关联犯罪的显著特点。而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向他人提供银行卡、支付宝账户等资金支付结算账户,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接收、转移违法犯罪所得的行为,常出现诈骗罪共犯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区分的疑惑,导致该类行为有时被认定为诈骗犯罪共犯,有时被认定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由于诈骗犯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均涉及犯罪数额的计算,二者

#刑事案件920 人看过

2025-07-27 13:53:57

帮信罪定刑标准是什么

帮信罪定刑标准是什么

一、帮信罪定刑标准是什么1.通常情况下,帮信罪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会并处或单处罚金。2.要是情节较为严重,那就要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也得处罚金。“情节严重”一般涵盖为多个犯罪对象给予帮助,以及支付结算金额达到二十万元以上等情况。认定此罪得综合各种因素,像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客观行为以及对社会秩序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在司法实际操作中,具体的量刑会依据案件的真实状况来进

#刑事案件972 人看过

2025-07-27 13:53:37

电信诈骗报什么警电话是多少

电信诈骗报什么警电话是多少

导读:电信诈骗应立即拨打110报警。这是寻求警方帮助的有效途径。报警不分诈骗金额大小,公安机关将依法处理,构成诈骗案的将立案侦查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一、电信诈骗报什么警电话是多少面对电信诈骗,受害人通常应当拨打110电话报警。这是最直接且有效的途径来寻求警方的帮助和介入。当遭受电信诈骗时,不论诈骗金额大小,及时报警都是至关重要的。1.若诈骗数额未达到诈骗罪追诉的要求,公安机关将依法对诈骗行为人给

#刑事案件851 人看过

2025-07-26 17:21:41

电信诈骗侦破几率

电信诈骗侦破几率

导读:电信诈骗侦破几率因案件及侦破进度而异,若受害者保留转账记录等证据,将有助于公安机关追查。成功追回资金需视侦破结果,关键在于及时报案、提供完整证据并配合调查。一、电信诈骗侦破几率电信诈骗侦破的几率主要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及公安机关的侦破进度:1.被诈骗后,若受害者保留了转账记录等相关证据,这些证据将有助于公安机关展开追查。然而,能否成功追回被骗资金,还需视案件侦破的结果而定。2.公安机关会负责

#刑事案件914 人看过

2025-07-26 17:21:25

电信诈骗有什么罪名

电信诈骗有什么罪名

导读:电信诈骗涉及的罪名主要是诈骗罪。该罪要求行为人主观想非法占有,客观上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因此处分了财产。一、电信诈骗有什么罪名电信诈骗属于侵犯公民财产的犯罪,其具体的罪名为诈骗罪。这意味着,通过电信手段实施的诈骗行为,一旦构成犯罪,将按照诈骗罪的相关规定进行惩处。1.诈骗罪的成立,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行为,使被害人陷入错

#刑事案件947 人看过

2025-07-26 17:21:09

侵占无罪案例

侵占无罪案例

裁判要旨本案宣告无罪的关键在于被告人是受村民委员会指派,对村民承包给自诉人的土地进行登记,与自诉人并没有形成保管关系,自诉人承包的土地也不是遗忘物和埋藏物,并且自诉人也不能证实被告人将其土地占为己有。案例索引(2020)吉0822刑初210号基本案情2020年4月9日,自诉人在××县承包土地800公顷。并与村委会和村民签订了集体土地发包合同、土地承包合同。被告人耕种吴某转包给宏瑞合作社的土地6.4

#刑事案件856 人看过

2025-07-26 15:44:46

信用卡诈骗无罪案例

信用卡诈骗无罪案例

裁判要旨本案宣告无罪的关键在于对行为人的电话催收结果大多为无人接听、空号状态,认定二次有效催收的证据不足、认定信用卡诈骗罪的证据不足。案例索引(2017)鲁10刑终9号基本案情2012年11月13日,上诉人赵成功在中国光大银行长春分行申请信用卡一张,于2012年11月21日开始透支使用,截止至案发时,被告人赵成功拖欠本金累计30267.8元。案发后,被告人赵成功已将欠款还清。法院认为从赵成功的还款

#刑事案件985 人看过

2025-07-26 14:36:45

敲诈勒索无罪案例

敲诈勒索无罪案例

裁判要旨本案宣告无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举报行为主要是针对林地被毁的损害赔偿问题,6万元的赔偿款是冯佰儒与林旺村村委会就该问题共同协商确定的结果,且除村书记李某1、村长李某2陈述行为人以继续上访相要挟,要求二人给付赔偿款外,没有其他证据证实行为人具有敲诈勒索行为。案例索引(2020)黑12刑终145号基本案情2013年春季,兰西县榆林镇林旺村村民杨某与被告人冯佰儒因相邻土地面积问题发生纠纷,村长李某

#刑事案件871 人看过

2025-07-26 14: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