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 法律知识
    >
  • 法律文章
    >
  • 法律文章详情

交通事故私了后伤情恶化,还能索赔吗

#综合咨询

879浏览

2025-05-15 14:14:09

黄长溪

黄长溪 律师

广东商建律师事务所

咨询

  交通事故"私了"是指事故双方在未报警或未通过正式法律程序的情况下,自行协商解决赔偿事宜的行为。在我国,轻微交通事故私了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既能快速解决纠纷,又能减轻交警部门和法院的工作负担。然而,私了协议达成后,伤者伤情恶化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就引发了一系列法律问题。

  网友咨询:

  上个月我被车撞了,当时觉得只是擦伤就和司机私了,拿了500块钱。没想到后来膝盖越来越疼,去医院检查发现是半月板损伤,治疗花了好几千。这种情况我还能再找对方要赔偿吗?

  律师解答:

  ‌交通事故私了后伤情恶化,仍然可以索赔‌。

  在法律层面,“私了”处理轻微交通事故是合法有效的。一般来说,交通事故赔偿协议是在双方自愿、合法的基础上签署,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在“私了”协议中已考虑到各方面因素,双方自愿签署,后仅因为部分金额存在偏差为由反悔,诉至法院请求撤销或认定协议无效的,一般法院不予支持。但如果当时并未认识到伤情的严重程度,后经治疗、鉴定伤情严重,带来的损失与协议相差过大,此种情形下可认定为重大误解或显示公平而撤销该赔偿协议。

  律师补充:

  发生死亡事故、伤人事故的,或者发生财产损失事故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

  (一)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

  (二)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三)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嫌疑的;

  (四)机动车无号牌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号牌的;

  (五)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六)一方当事人离开现场的;

  (七)有证据证明事故是由一方故意造成的。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十九条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采取现场拍照或者标划事故车辆现场位置等方式固定证据后,立即撤离现场,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再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但有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一款情形的除外。

  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对应当自行撤离现场而未撤离的,交通警察应当责令当事人撤离现场;造成交通堵塞的,对驾驶人处以200元罚款。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
咨询律师
,获取专业解答。

法临 律师咨询

在线

10秒极速应答

7×24小时在线

无限次追问

咨询

相关法律文章

人民法院案例

人民法院案例

【裁判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条的规定,其立法目的和价值取向应是保障安全、兼顾效率。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交通信号灯由红灯、绿灯、黄灯组成。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准许通行,黄灯表示警示”。该条明确将“禁止”附加于红灯,将“准许”附加于绿灯,没有明确表述黄灯能否通行,仅规定为黄灯表示“警示”,主要作用是提醒驾驶人红绿灯即将交替,警示驾驶人引起注意。虽然法律没有明确

#综合咨询868 人看过

2025-08-17 16:56:03

《民法典》解读第28条

《民法典》解读第28条

第二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配偶;(二)父母、子女;(三)其他近亲属;(四)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条文解读:本条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监护人有关内容,明确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以及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

#综合咨询1003 人看过

2025-08-17 16:18:11

《民法典》解读第27条

《民法典》解读第27条

第二十七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条文解读:本条规定了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关内容,明确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并对父母之外的其他个人或者组织担任监护人作出规定。根据本条规定:(一

#综合咨询809 人看过

2025-08-17 16:17:54

《民法典》解读第26条

《民法典》解读第26条

第二十六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条文解读:本条是《民法通则》中所没有的新规定,其源自《宪法》第49条第3款关于"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的规定,有关内容在《婚姻法》第21条"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和第23条"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中也有所体现。《

#综合咨询996 人看过

2025-08-17 16:17:41

居民会议的职权

居民会议的职权

第十条【居民会议的职权】居民委员会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居民会议由居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十八周岁以上的居民、五分之一以上的户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居民小组提议,应当召集居民会议。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居民委员会成员。第十一条【居民委员会工作原则】居民委员会决定问题,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居民委员会进行工作,应当采取民

#综合咨询944 人看过

2025-08-17 16:17:28

居民委员会的设立与组成

居民委员会的设立与组成

第六条【居民委员会的设立】居民委员会根据居民居住状况,按照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一般在一百户至七百户的范围内设立。居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决定。第七条【居民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居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五至九人组成。多民族居住地区,居民委员会中应当有人数较少的民族的成员。第八条【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本居住地区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

#综合咨询906 人看过

2025-08-17 16:17:16

居民委员会的工作任务

居民委员会的工作任务

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城市居民委员会的建设,由城市居民群众依法办理群众自己的事情,促进城市基层社会主义民主和城市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居民委员会协助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或

#综合咨询914 人看过

2025-08-17 16:17:02

债务加入是连带责任还是共同责任?

债务加入是连带责任还是共同责任?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二条规定:“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并通知债权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愿意加入债务,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其愿意承担的债务范围内和债务人承担连带债务。”从这一规定可以清晰看出,债务加入的责任形态为连带责任。具体而言,法律通过两种典型情形界定了债务加入的成立条件:一是第三人与原债务人达成债务加入约定后通知债权人;二是第三人直接向债权人作出加入债

#综合咨询982 人看过

2025-08-17 13: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