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 法律知识
    >
  • 法律文章
    >
  • 法律文章详情

遇到拖欠工资等情况时打工人应该怎么办

#劳资纠纷

955浏览

2025-02-12 10:00:55

王剑波

王剑波 律师

江西筑浩律师事务所

咨询

  1.协商解决

  先与用人单位沟通,要求支付工资(可书面提出并保留证据)。若协商无果,进入法律程序。

  2.收集证据

  劳动合同、工资条、银行流水、考勤记录、社保记录等。

  微信/短信/邮件等证明拖欠工资的沟通记录。

  同事证言(需证人出庭作证)。

  若未签劳动合同,需提供工作证、工服、打卡记录等证明事实劳动关系。

  3.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

  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电话:12333),要求责令单位支付工资。若单位仍不执行,再申请仲裁。

  二、申请劳动仲裁

  1.仲裁时效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27条,需在拖欠工资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请仲裁。

  若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工资,不受1年时效限制,但离职后需在1年内提出。

  2.管辖地点

  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

  3.所需材料

  仲裁申请书(写明双方信息、仲裁请求、事实理由)。

  身份证复印件。

  劳动关系证明(合同、工牌、工资记录等)。

  拖欠工资证据(如银行流水、欠条、聊天记录)。

  用人单位工商注册信息(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

  4.仲裁流程

  提交材料后,仲裁委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受理后,仲裁委组织调解;调解不成则开庭审理。

  一般45日内结案,复杂案件可延长至60日。

  三、仲裁结果与后续

  1.裁决结果

  若仲裁裁决支持补发工资,单位需在期限内履行。

  若单位拒不执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需仲裁裁决书生效后)。

  2.不服裁决怎么办?

  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四、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第85条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部门可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按应付金额50%-100%加付赔偿金。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明确仲裁程序及时效,保障劳动者权益。

  注意事项

  全程保留证据:所有沟通记录、文件均需备份。

  通过以上步骤,劳动者可依法追讨被拖欠的工资。若单位存在恶意欠薪,还可向公安机关报案(可能构成《刑法》第276条“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
咨询律师
,获取专业解答。

法临 律师咨询

在线

10秒极速应答

7×24小时在线

无限次追问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