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造谣传谣,有哪些法律后果?

#综合咨询

985浏览

2024-08-25 17:21:07

郑文海

郑文海 律师

上海明庭律师事务所

  

  编造、散播谣言可能会承担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如果造谣、传谣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者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商业信誉,依据《民法典》等法律规定,造谣传谣者可能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2、行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3、刑事责任

  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法律提醒: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做遵纪守法好网民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获取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