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 法律知识
    >
  • 法律文章
    >
  • 法律文章详情

什么是叛逃罪,国家工作人员在什么情况下构成叛逃罪?

#综合咨询

1086浏览

2024-05-29 15:13:21

蒋昕赤

蒋昕赤 律师

四川兴蓉(重庆)律师事务所

咨询

  纵所周知,国家性质的工作人员是叛逃罪的主体,他们可能在工作中发生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这些行为会直接或间接造成国家的损失,严重危害国家安全。那么,什么是叛逃罪,国家工作人员在什么情况下构成叛逃罪?

  1、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叛逃罪的情形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零九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一、军人可以构成叛逃罪吗?

  1、军人是可以构成叛逃罪的,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百三十条规定, 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国家军事利益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驾驶航空器、舰船叛逃的,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叛逃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的行为。

  (1)必须是在履行公务期间叛逃,危害了国家安全的,才构成犯罪。

  (2)必须是擅离岗位叛逃,没有离开自己工作岗位的,不可能成为叛逃行为。

  (3)叛逃行为:一是在境内履行公务期间叛逃至境外,二是在境外履行公务期间叛逃。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叛逃行为会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在判断是否成立叛逃罪的时候,有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格外注意的:第一,构成叛逃罪,行为人主观方面是故意,过失不可能犯本罪;第二,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第三,本罪发生在履行公务期间,其他时间不是不会涉嫌犯本罪。前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少任何一个条件,叛逃罪都不会成立。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
咨询律师
,获取专业解答。

法临 律师咨询

在线

10秒极速应答

7×24小时在线

无限次追问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