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 法律知识
    >
  • 法律文章
    >
  • 法律文章详情

如何执行被执行人的工资收入?

#综合咨询

1472浏览

2024-01-19 10:00:15

陈高超

陈高超 律师

河南建魁律师事务所

咨询

      导语:《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明确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即,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法院有权强制执行其工资收入。那么,如何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工资收入,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与大家一同探讨。

  1.强制执行工资收入,应提供相应证据

  冻结、扣划工资收入,仅仅是冻结被执行人收取工资收入的银行账户是不够的,被执行人只要换个账户,就可以轻松逃避执行。虽然,可以追究被执行人的拒执行为(如拒执罪),但势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且相关证据并不好收集。

  因此,冻结、扣划工资收入,最好申请法院向发放工资收入的用人单位送达协助执行通知。基于此,申请执行人需提供证据证明被执行人对用人单位拥有未来工资收入债权。比如,提供社保记录(含公积金缴纳记录)、劳动合同等证明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提供工资发放信息、被执行人在用人单位工作、领取工资收入的相关证据,证明被执行人确实在用人单位工作并领取工资收入。

  实务中,有被执行人的社保关系、劳动关系和工资发放关系不在同一用人单位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29条规定,被执行人在有关单位的收入尚未支取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向该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由其协助扣留或提取。由此推定,发放工资收入的用人单位为协助执行义务人。《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工作指引》第29条亦明确规定,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收入的,以向其发放收入的单位(个人)为协助义务人。

  2、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三条均明确规定,法院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必需的生活费用依照该标准确定。

  为免争议,最好在法院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之前,向法院了解确认必需生活费用的标准和金额。法院亦可在协助执行通知书中写明预留生活费的金额。比如,《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工作指引》第29条即明确规定,需要为被执行人预留生活费用的,可以在协助执行通知书中写明预留的金额,剩余部分提取至法院账户。

 3、续封或协助执行到法院账户

  1、协助执行到法院账户

  从提高执行效率的角度讲,申请法院在协助执行通知书中写明扣除预留生活费用后,余款汇入法院账户,是比较高效的执行方案。既不用担心被执行人换银行卡,法院也不用扣划,还能第一时间了解被执行人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是否延续。

  2、续封

  若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被执行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未来工资收入债权,只能冻结被执行人工资卡的,应记得续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五条规定,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法院应当在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因此,若申请执行人通过冻结工资收入账户方式冻结、扣取被执行人工资收入的,应在冻结期限届满前一个月向法院提出续封申请。

 /4、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

  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并无执行工资、收入应以被执行人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为前提的规定,不过实务中,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法院通常不会第一时间向用人单位发出协助执行工资、收入的通知,尤其是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冻结、扣划工资收入,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补充执行手段。当然,执行标的比较小,通过一次、二次扣划工资即可实现,也可能直接执行工资收入。因此,若在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申请执行人申请冻结、扣划被执行人工资收入的,最好写明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供相应证据材料,比如存在转移风险、现有财产不足覆盖债权本息等,让法官更清晰的了解案情,做出对申请执行人有利的执行措施——立即冻结、扣划被执行人工资收入。

  综上,被执行人的工资收入可以冻结、扣划。为顺利执行,提高执行效率,最好提供相应证据材料,申请法院向发放工资收入的用人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并在通知中写明扣除相应金额预留生活费后,余款汇入法院账户。若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还需提供相应证据,说明立即冻结、扣划被执行人工资收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
咨询律师
,获取专业解答。

法临 律师咨询

在线

10秒极速应答

7×24小时在线

无限次追问

咨询

相关法律文章

施工总承包单位未按规定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如何处罚

施工总承包单位未按规定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如何处罚

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专项用于支付该工程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开设、使用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有关资料应当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妥善保存备查。施工总承包单位未按规定开设或者使用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相关行业工程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项目停工,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给予施工单位限制承接新工程、降低资

#综合咨询944 人看过

2025-08-14 16:50:21

对违法发包行为如何处罚

对违法发包行为如何处罚

建筑工程施工违法发包是指建设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肢解发包、违反法定程序发包及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发包的行为。违反规定,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发包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或者委托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单位的,责令改正,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建设单位将建设工程肢解发包的,责令改正,处工程合同价款0.5%以上1%以下的罚款;对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

#综合咨询825 人看过

2025-08-14 16:50:07

企业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承包建筑工程的如何处罚

企业超越资质等级许可范围承包建筑工程的如何处罚

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以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未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的,予以取缔,并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

#综合咨询804 人看过

2025-08-14 16:49:54

民营经济促进法关于投资融资促进的规定

民营经济促进法关于投资融资促进的规定

第十六条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领域投资和创业,鼓励开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参与现代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第十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等,统筹研究制定促进民营经济投资政策措施,发布鼓励民营经济投资重大项目信息,引导民营经济投资重点领域。民营经济组织投资建设符合国家战略方向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依法

#综合咨询989 人看过

2025-08-14 14:58:52

法条梳理:民营经济促进法关于公平竞争的规定

法条梳理:民营经济促进法关于公平竞争的规定

第十条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可以依法平等进入。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制定涉及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政策措施应当经过公平竞争审查,并定期评估,及时清理、废除含有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内容的政策措施,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受理对违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政策措施

#综合咨询830 人看过

2025-08-14 14:57:56

法条梳理:民营经济促进法总则规定

法条梳理:民营经济促进法总则规定

第一条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民营经济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

#综合咨询853 人看过

2025-08-14 14:57:45

未成年人文“花臂”,文身店该担责吗?

未成年人文“花臂”,文身店该担责吗?

2023年3月,15岁的小石前往某文身店文身,店内工作人员未主动核实小石年龄,便根据要求在其右前臂上纹满图案。小石支付文身费450元。小石父母发现后强烈反对,要求小石洗掉文身。小石忍痛接受多次激光清洗,共计花费8500元。小石父母认为文身店未履行年龄核实义务,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应承担责任并赔偿损失。在多次协商无果后,小石及其监护人诉至法院,要求文身店退还文身费450元,并赔偿清洗文身费用

#综合咨询893 人看过

2025-08-14 14:57:32

《民法典》解读第十九条

《民法典》解读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条文解读:本条规定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有关内容。根据本条规定:(一)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为8周岁。(二)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一般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

#综合咨询878 人看过

2025-08-14 1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