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 法律知识
    >
  • 法律文章
    >
  • 法律文章详情

如何执行被执行人的工资收入?

#综合咨询

1439浏览

2024-01-19 10:00:15

陈高超

陈高超 律师

河南建魁律师事务所

咨询

      导语:《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明确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即,被执行人是自然人的,法院有权强制执行其工资收入。那么,如何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工资收入,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与大家一同探讨。

  1.强制执行工资收入,应提供相应证据

  冻结、扣划工资收入,仅仅是冻结被执行人收取工资收入的银行账户是不够的,被执行人只要换个账户,就可以轻松逃避执行。虽然,可以追究被执行人的拒执行为(如拒执罪),但势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且相关证据并不好收集。

  因此,冻结、扣划工资收入,最好申请法院向发放工资收入的用人单位送达协助执行通知。基于此,申请执行人需提供证据证明被执行人对用人单位拥有未来工资收入债权。比如,提供社保记录(含公积金缴纳记录)、劳动合同等证明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提供工资发放信息、被执行人在用人单位工作、领取工资收入的相关证据,证明被执行人确实在用人单位工作并领取工资收入。

  实务中,有被执行人的社保关系、劳动关系和工资发放关系不在同一用人单位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29条规定,被执行人在有关单位的收入尚未支取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向该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由其协助扣留或提取。由此推定,发放工资收入的用人单位为协助执行义务人。《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工作指引》第29条亦明确规定,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等收入的,以向其发放收入的单位(个人)为协助义务人。

  2、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三条均明确规定,法院扣留、提取被执行人收入,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费用。当地有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必需的生活费用依照该标准确定。

  为免争议,最好在法院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之前,向法院了解确认必需生活费用的标准和金额。法院亦可在协助执行通知书中写明预留生活费的金额。比如,《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工作指引》第29条即明确规定,需要为被执行人预留生活费用的,可以在协助执行通知书中写明预留的金额,剩余部分提取至法院账户。

 3、续封或协助执行到法院账户

  1、协助执行到法院账户

  从提高执行效率的角度讲,申请法院在协助执行通知书中写明扣除预留生活费用后,余款汇入法院账户,是比较高效的执行方案。既不用担心被执行人换银行卡,法院也不用扣划,还能第一时间了解被执行人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是否延续。

  2、续封

  若无法提供证据证明被执行人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未来工资收入债权,只能冻结被执行人工资卡的,应记得续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四百八十五条规定,法院冻结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的期限不得超过一年,申请执行人申请延长期限的,法院应当在冻结期限届满前办理续行冻结手续,续行期限不得超过一年。因此,若申请执行人通过冻结工资收入账户方式冻结、扣取被执行人工资收入的,应在冻结期限届满前一个月向法院提出续封申请。

 /4、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

  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并无执行工资、收入应以被执行人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为前提的规定,不过实务中,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法院通常不会第一时间向用人单位发出协助执行工资、收入的通知,尤其是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冻结、扣划工资收入,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补充执行手段。当然,执行标的比较小,通过一次、二次扣划工资即可实现,也可能直接执行工资收入。因此,若在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下,申请执行人申请冻结、扣划被执行人工资收入的,最好写明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供相应证据材料,比如存在转移风险、现有财产不足覆盖债权本息等,让法官更清晰的了解案情,做出对申请执行人有利的执行措施——立即冻结、扣划被执行人工资收入。

  综上,被执行人的工资收入可以冻结、扣划。为顺利执行,提高执行效率,最好提供相应证据材料,申请法院向发放工资收入的用人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并在通知中写明扣除相应金额预留生活费后,余款汇入法院账户。若有其他财产可供执行的,还需提供相应证据,说明立即冻结、扣划被执行人工资收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
咨询律师
,获取专业解答。

法临 律师咨询

在线

10秒极速应答

7×24小时在线

无限次追问

咨询

相关法律文章

竣工验收之前发包人擅自使用的怎么处理?

竣工验收之前发包人擅自使用的怎么处理?

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制度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只有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才能交付使用。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的,以转移占有建设工程之日为竣工日期。建设工程未经竣工验收,发包人擅自使用后,又以使用部分质量不符合约定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承包人应当在建设工程的合理使用寿命内对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质量承担民事责任。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完成建设

#综合咨询907 人看过

2025-07-17 16:26:48

建设工程必须要实行监理吗

建设工程必须要实行监理吗

建设工程并非一定要监理。国家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工程监理单位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担工程监理业务。下列建设工程必须实行监理:(一)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二)大中型公用事业工程;(三)成片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工程;(四)利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组织贷款、援助资金的工程;(五)国家规定必须实行监理的其他工程。实行监理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工程监理

#综合咨询936 人看过

2025-07-17 16:26:38

司法实践中,承包人违法分包一般包括哪些情形?

司法实践中,承包人违法分包一般包括哪些情形?

违法分包,是指承包单位承包工程后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把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或个人施工的行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违法分包:(一)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工程分包给个人的;(二)施工总承包单位或专业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单位的;(三)施工总承包单位将施工总承包合同范围内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钢结构工程除外;(四)专业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专业工程中非劳务作业部分再分

#综合咨询875 人看过

2025-07-17 16:26:27

试用期的相关规定

试用期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三年以上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相关法律规定具体如下:试用期时长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次数规定:

#综合咨询901 人看过

2025-07-17 11:15:13

协议履行过程中,个体工商户注销的责任追究

协议履行过程中,个体工商户注销的责任追究

个体工商户和他人签订协议,协议履行过程中个体工商户注销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追究责任:采取法律措施收集证据:收集能证明协议存在、协议内容、个体工商户与协议关系以及个体工商户注销情况等的证据,如协议文本、往来邮件、聊天记录、付款凭证、工商登记注销信息等。发送催款函或律师函:向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发送催款函或律师函,明确告知其责任和义务,要求其履行协议或承担相应责任,同时保留发送凭证。提起诉讼:若催款函或

#综合咨询979 人看过

2025-07-17 11:15:00

个体工商户责任主体确定

个体工商户责任主体确定

确定责任主体个人经营:根据《民法典》第五十六条规定,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所以,若个体工商户是个人经营,即使注销了,其经营者仍需对协议履行过程中的债务等责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比如,个体工商户A与B签订买卖合同,A在履行过程中注销,若A是个人经营,B可向A的个人财产主张权利。家庭经营: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以家庭财产承担债务。若个体工商户注销,其家庭成员需对协议履行中的责任负

#综合咨询920 人看过

2025-07-17 11:14:47

司法拍卖尾款逾期不缴?罚款+拘留!

司法拍卖尾款逾期不缴?罚款+拘留!

近日,柳城县人民法院对一起担保物权案件司法拍卖环节中未按时缴纳竞拍尾款的竞买人采取预告罚款、拘留等措施,督促其履行义务。此举不仅维护了司法权威,降低了执行成本,保障了各方合法权益,同时也彰显了法律的预期引导作用。案情回顾在柳城法院执行的广西某银行与黄某某担保物权一案中,法院依法通过淘宝网拍卖了被执行人位于柳城县大埔镇的两间门面。买受人刘某某以最高价876197元竞拍成功,并在成交当日缴纳了5000

#综合咨询810 人看过

2025-07-17 11:13:42

房屋确权诉讼中涉案房屋已被法院在先查封的应通过执行异议解决

房屋确权诉讼中涉案房屋已被法院在先查封的应通过执行异议解决

【裁判要旨】人民法院在审理确权诉讼时,发现需要确权的财产已经被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冻结的,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协调运行的意见》(法发〔2018〕9号)第8条的规定,依法裁定驳回起诉,并告知当事人可以通过执行异议之诉主张权利。背后的法律依据:法发〔2018〕9号第8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立案、审判与执行工作协调运行的意见》(法发〔2018〕9号)第8条规定内容

#综合咨询954 人看过

2025-07-17 1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