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首页
    >
  • 法律知识
    >
  • 法律文章
    >
  • 法律文章详情

工伤认定赔偿明细

#工伤事故

824浏览

2023-12-20 15:27:12

郭姝媛

郭姝媛 律师

辽宁碧海律师事务所

咨询

      (一)治(医)疗费。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

  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四)康复治疗费。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本条第三款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五)辅助器具费。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六)停工留薪期工资。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七)生活护理费。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职员伤残等级确定,不同等级,赔偿标准不同。具体如下:

  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九)伤残津贴。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

  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

  (十)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十一)丧葬补助金。

  职工因工死亡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十二)供养亲属抚恤金。

  职工因工死亡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十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引用法条

关于妥善处理工伤认定和工伤保险待遇有关问题的意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复杂性,细节可能影响结果。建议及时
咨询律师
,获取专业解答。

法临 律师咨询

在线

10秒极速应答

7×24小时在线

无限次追问

咨询

相关法律文章

没有劳动合同的工伤怎么赔偿

没有劳动合同的工伤怎么赔偿

在工作中,受伤本就是一件不幸的事,如果还没有劳动合同,那赔偿问题可能会让人感到十分困惑和无助。但别担心,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一、没有劳动合同的工伤怎么赔偿没有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无法获得工伤赔偿。首先,要确定劳动关系的存在。可以通过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招工招聘登记表、考勤记录等证据来证明。在确认劳动关系后,需要进行工伤认定。工伤认定的申请一般由用人单位提出,如果用人单位不申请,受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

#工伤事故931 人看过

2025-05-16 15:25:17

商业险理赔后,用人单位可据此免除部分工伤赔偿吗?

商业险理赔后,用人单位可据此免除部分工伤赔偿吗?

近日,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案,依法认定员工在获得商业保险赔付后,仍有权向用人单位索赔工伤赔偿。2018年1月,郑某到某空调维修中心从事空调维修工作,每月按时领取工资,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20年4月,某空调维修中心为郑某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意外伤害责任保险,保额为20万元。2020年11月3日,郑某在维修空调时意外身亡。因劳动关系认定产生争议,郑某近亲属王某及郑小某向某仲

#工伤事故859 人看过

2025-05-15 10:41:11

工伤认定的条件

工伤认定的条件

工伤认定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或者单位要求职工工作的时间,包括正常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用人单位规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是指单位确定的工作时间。构成工伤限于发生在工作时间内的事故伤害,在工作时间以外的事故伤害一般不构成工伤。工作场所:是指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以及领导临时指派职工从事工作的场所。构成工伤限于发生在工作场所内的事故伤害,在工作场所以外的事故伤害一般不构成工伤。工作原因

#工伤事故893 人看过

2025-05-15 10:26:26

上班绕行看望母亲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能认工伤吗?

上班绕行看望母亲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能认工伤吗?

裁判要点:合理的上下班线路,并非唯一固定的必经路线,也不限于最短路线或者用人单位指定的路线,只要职工为了上下班,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住处和工作单位之间的合理路线上,都应属于“上下班途中”。本案中,张某与其母亲余某是在不同的地方居住的,张某为照顾年老母亲长期在去上班途中送生活用品给其母亲后,再从母亲家出发去单位上班。故张某的该行为属于其日常生活所需的活动。基本案情张某系某轻型汽车公司的员工,上班时间为

#工伤事故979 人看过

2025-05-14 15:21:53

在公司食堂吃鱼被刺住院10天,算工伤吗?

在公司食堂吃鱼被刺住院10天,算工伤吗?

林一昌是可隆公司的职工,有一次在公司食堂用午餐的过程中,因吃酸菜鱼时不慎误咽鱼刺,经南京市鼓楼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食管异物伴穿孔。入院后在全麻下进行了食管异物取出术,住院十天。林一昌向市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人社局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认定林一昌受伤情形,不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认定工伤的情形,作出不予认定工伤决定。林一昌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他在单位食堂用午餐过程中受

#工伤事故950 人看过

2025-05-12 17:17:40

包工头猝死,高院不认定工伤 最高院:错,包工头也是劳动者

包工头猝死,高院不认定工伤 最高院:错,包工头也是劳动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1)最高法行再1号再审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刘彩丽。被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广东省英德市人民政府。住所地:广东省英德市。原审第三人茂名市茂南建安集团有限公司。住所地:广东省茂名市。原审第三人广东省英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住所地:广东省英德市。再审申请人刘彩丽因诉被申请人广东省英德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英德市政府)及原审第三人茂名市茂南

#工伤事故914 人看过

2025-05-12 15:33:26

未签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解决

未签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解决

在工作中,遭遇工伤本就令人痛苦,若还未签订劳动合同,更是让受伤的劳动者感到迷茫和无助。但别担心,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个问题,为您理清思路,找到解决的办法。一、未签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解决当未签订劳动合同却发生工伤时,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解决步骤:1.首先要及时收集证据,证明您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比如工作证、工作服、工资发放记录、考勤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2.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申请工伤认定的时效一般为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3.如果用人单位否

#工伤事故965 人看过

2025-05-09 09:41:55

工伤过了几年还能主张吗?

工伤过了几年还能主张吗?

1.工伤认定时效规定正常情况下,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有时间要求。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单位要向相关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要是遇到特殊情况,在报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后,申请的时间还能适当往后延长。若单位没有按规定去申请,工伤职工、其近亲属或者工会组织也有申请的权利。他们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2.你受伤情况分析你受伤至今已

#工伤事故874 人看过

2025-05-05 15:40:38